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安徽省铜陵市委政法委书记昌红梅:大力发扬斗争精神
坚决维护安全稳定
时间:2022-12-06 11:25来源:安徽长安网责任编辑:施少伦

大力发扬斗争精神 坚决维护安全稳定

——政法委书记谈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安徽省铜陵市委政法委书记昌红梅

2022年12月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斗争”是一个高频词汇。面向全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个务必”,“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正是其中之一;面向未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成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表述,更描绘了波澜壮阔的抗争与搏击,激扬了一往无前的力量与勇气,宣示了纵横捭阖的气魄与激情。正确理解和把握斗争精神,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已经成为党在新形势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政法战线的斗争,从来都是奔着矛盾问题和风险挑战去的。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纪疫情影响深远,中国发展正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将伴随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全过程,必须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作为党和人民手中的“刀把子”,政法战线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首先,要以忠诚核心为根本,切实增强斗争的坚决性。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因此,斗争精神贯穿党的百年征程,中国共产党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壮大、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诞生和复兴,都充满着斗争的艰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进程极不寻常、极不平凡。习近平总书记以非凡的理论勇气、卓越的政治智慧、高超的领导能力、强烈的使命担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是在长期实践中、在新的伟大斗争中形成的,是时代的呼唤、历史的选择、人民的期盼。作为政法系统的党员干部,就是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切实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平安建设、维护稳定、执法司法的生动实践,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持真理,用实际行动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

其次,要以维护稳定为前提,切实增强斗争的目的性。“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明确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可以说,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就是政法系统真刀真枪的斗争。一要保持斗争的势头。切实总结好党的二十大维稳安保的好经验、好做法,完善情报信息预警、治安联防联控、隐患滚动排查等机制,严防政治类敏感案事件,严防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严防重特大公共安全事故,不断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有效发挥政法机关在维护安全稳定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二要激发斗争的劲头。深刻认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然带来百年未有之不确定因素”,深入分析把握政治领域、意识形态领域、社会领域、经济领域、科技领域、对外工作领域的重大风险,高度警惕概率小而影响大的“黑天鹅”事件和概率大且影响大的“灰犀牛”事件,聚焦重点,强化预警,防止小风险发展为大风险、局部风险蔓延为系统风险、经济社会风险演变为政治安全风险,坚决消除一切影响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的重大风险隐患。三要高举斗争的拳头。坚定坚决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重点放在打击暴恐活动和消除邪教危害上,坚持凡“恐”必打、露头就打,坚决铲除暴恐滋生土壤;坚持依法打击、分化瓦解、教育转化并举,全力挤压邪教生存空间,筑牢反邪铜墙铁壁。

再次,要以公平正义为基础,切实增强斗争的人民性。“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从“关系人民幸福安康”的高度,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崇高理念,体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本质要求。可以说,人民利益是我们同一切不法行为作斗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要在严格执法中实现人民愿望。推进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公正执法,特别是要加大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重点领域的执法力度,坚决破除执法体制机制障碍,深入推进综合执法,让执法司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二要在公正司法中维护人民权益。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规范权力运行,强化制约监督,推进公开透明,支持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司法活动,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三要在全民守法中增进人民福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大力推进“八五”普法,加强法治宣传和法制教育,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思维、法治理念,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最后,要以根治风险为关键,切实增强斗争的彻底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抓住源头、抓住要害,实行综合治理,从根本上解决风险背后的深层次问题。一要完善防范化解风险的体制机制。党的二十大站在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对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作出新的部署,强调要“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当前,首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验收是当前政法系统的一项重要工作,要严格按照最新版的《指引任务》,保持迎战应考的最佳状态,树立首创必胜的坚定决心,全面查缺补漏、打造特色,及时发现问题、整改提升,确保将任务措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要善于总结提炼,挖掘基层在治理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固化为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尽快形成一批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开的治理品牌,确保高分通过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市验收。二要拓宽防范化解风险的平台渠道。进一步做实做大铜陵市“铜心解纷”平台,将各级综治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矛盾纠纷联调中心“三心合一”,有效破解群众办事“进多扇门、找多个人、跑多趟路”等难题。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继续推行各级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深化信访积案化解攻坚,扎实做好特定利益群体维稳工作。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提高预测预警预防能力,最大限度把各类风险隐患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努力让市域成为矛盾风险终结地。三要厚植防范化解风险的基层基础。不断提升平安建设考核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充分发挥年度考评的导向和助推作用,坚持把基层平安建设作为根本支撑,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新动能,形成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着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铜陵。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