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头执法、各自为政等市域城市管理执法困境,既制约了执法效能,也难以适应群众对高品质城市生活的需要到持续推动市域执法效能提档升级,让城市生活更美好。这一路的转变,重庆万州是如何做到的?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重庆万州,看看自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以来,重庆万州探索出的这条以公安、城管、交通为主体,多部门、多层级共同参与的“多勤联动”的路子。
党政搭台强化“聚”,推动管理执法协同化
为打破跨部门跨领域执法壁垒,广泛凝聚各方共识高位推动聚共识。重庆万州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多次深入基层调研,探索建立“多勤联动”机制,出台“多勤联动”区委、区政府成立区城市提升指挥部,下设城市管理组统筹推动“多勤联动”工作,集中设置交通违法、非法营运、市容秩序、预约学习、通行证办理、物品放行综合审核等6个处罚和服务窗口,实行一站式办理。
此外,为畅通渠道聚民意,重庆万州还充分发挥网格员、楼栋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的优势,属地街道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统一汇总、分类处置,针对市容交通类问题开展“多勤联动”专项整治,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诉求,使得群众要求整治、支持整治、参与整治的热情持续高涨。
多管齐下强化“治”,推动管理执法高效化
据了解,重庆万州在累计查处违法违规行为3万余起,宣传教育群众15万余人次上的成就关键在于积极开展常态化联动整治,重庆万州工作队坚持“综合执法、分类处罚”原则,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车辆乱停乱放、非法占道、非法营运等9类问题,按照“集中力量、共同上路、联合执法、互为支撑、各司其职”联勤联动执法模式,采取刚柔并济、疏堵结合的人性化执法方式,做到限行与保畅、拆违与修复、管理与解困相融合。
据了解,重庆万州通过信息化智能整治,工作队结合“雪亮工程”、数字城管以及智慧小区建设成果,依托区数字城管系统、1.1万余个监控摄像头,对城区市容交通实施24小时、360度视频巡查,通过智能抓拍、智能立案派遣等手段扁平化执法,实现精确发现、快速处置和实时跟踪。
保障措施强化“建”,推动管理执法长效化
重庆万州建立了纪检监督、群众监督、媒体监督机制,公示监督电话,开设3个媒体专栏,刊登曝光信息和群众投诉。建强制度保障方面,重庆万州制定了执法勤务、内务管理等10项制度,规范内部管理。
据了解,重庆万州工作队配备有公安、城管、交通工作人员以及专职编外人员196人,每月从纪律、实绩等4个方面对工作队员进行打分,根据打分结果给予奖惩,营造比学赶超工作氛围。
此外,重庆万州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1000万元,保障绩效考核、车辆运行等费用,投入150余万元用于办公室、停车场等场所整修,保障执法用车15辆。
重庆万州实施“多勤联动”以来,取得城市管理明显成效,一是市容更整洁,二是交通更通畅,三是群众更舒心。具体方法在于重庆万州注重方式创新,积极践行创新发展理念,推动市域城市管理执法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