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兵团人 援疆人 法治人”,这个视频告诉你他们是怎样的人!
时间:2020-09-24 19:23来源:兵团长安网责任编辑:马守玉

2019年11月1日,援疆干部参加师市司法局机关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兵团人援疆人法治人

                                            --司法部和江苏省司法厅援八师石河子市司法局工作纪实

司法部和江苏省对口援助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司法局第二批援疆干部1年援疆期满,将于近期返乡。他们是领队赵小兵,队员王春、陈宁、刘元平、王立铎。

援疆以来,5名援疆干部始终牢记江苏省司法厅嘱托,发挥各自法治建设领域特长,融入八师石河子市司法局集体,全身心投入师市法治建设及司法行政工作。

传承红色基因发扬兵团精神

2019年10月31日,八师石河子市司法局举行援疆干部欢迎会,欢迎司法部和江苏省对口援助兵团司法行政系统第二批援疆干部。欢迎会后,援疆干部领队赵小兵及其他四位援疆干部正式加入八师石河子市司法行政队伍。自此,他们有了新的身份:“兵团人”。

2019年11月中旬,援疆干部参观军垦第一连

从学习适应做起。5名援疆干部认真学习中央治疆方略、兵团发展历史及民族团结政策,通过参观兵团军垦博物馆、军垦第一连等红色教育基地,参加兵团司法局组织的援疆干部专题培训,参加局机关党支部开展的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兵团精神、红色基因文化融入援疆干部的初心使命。

新疆发生疫情期间,援疆干部主动参加所在小区的党员双报到活动

从了解社情民意做起。与当地干部一道参加司法局结对社区63社区党员共建志愿服务,宣传师市老旧小区改造、维稳等政策法律规定。新疆第二次疫情期间,5名援疆干部参加所在小区“党员双报到”,参与社区值班、巡逻、人员劝导等防控工作。深入团场、连队了解基层司法行政业务及师团建制,援疆干部对兵团历史发展、当地风土人情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与体会。

从年青干部培养做起。师市司法行政系统专业人员少引起了援疆干部的关注。在局党组的支持下,陈宁、刘元平、王立铎等为师市司法行政系统作专题讲座,在推动依法治师市、依法行政、党组织建设等方面传递江苏经验。王春加大专门人才培养,在他的“手把手”指导下,成功将科里的年轻人培养为行政复议方面的行家里手。

政治理论的学习、兵团历史的研究,基层调研的深入,年轻干部的培养,加深了援疆干部对当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了解。随着工作的深入推进,援疆干部与当地干部融为一体,凡事不当局外人,共同书写一段精彩、难忘的援疆篇章。

用心用情用力体验家国情怀

5名援疆干部结合当地实际,聚焦新疆工作总目标,运用法治实力、法治方式、法治思维做好援疆工作,他们是“援疆人”。

2020年5月7日,师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小兵就旧城改造工作到红山街道调研

2020年5月9日,师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小兵迎接师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创建”检查

2020年9月16日,师市直属机关党工委对2020年上半年党建工作进行督查

运用法治实力援疆。援疆干部赵小兵作为党组成员、副局长,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聚焦细节的工作方法深深影响着当地干部。围绕兵团向“政”的职能转变这一主线,先后统筹谋划“三项制度”落实情况督查、建立健全合法性审查机制、完善政府法律顾问考核机制等基础性工作;围绕师市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建言献策,针对老旧小区改造、营业性事业单位改制、重点项目土地征收方案等,及时提出合法性审核意见。推动开发区赋权规范化,完善委托执法协议内容。进一步厘清部门执法界限,减少行政执法争议。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工作经验,解决了一批“老大难”问题。

援疆干部王春参加行政复议案件讨论会

援疆干部王春指导科室年轻干警工作

运用法治方式援疆。师市司法局律工科承担着石河子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机构的具体事宜,案多人少是最大的困难。援疆干部王春立即挑起了“大梁”,工作一丝不苟。硬件起步规范操作。从硬件开始,请扬州同事快递标准的卷宗封皮和办案资料封套样式,如法炮制,严格规范操作。建立手写初始案件台帐,实现案件办理全程自我监控。理顺政府办文收发转递人员和复议机构办案人员的有效衔接,避免政府内部的案件文书流转危机。从江苏家里邮寄现在市面上买不到的卷宗装订钩针,亲手整理、编码、制目、打眼、装订、归档。大幅提高纠正率。2019年10月至今,先后与当地干部办理了长期累积的12件被复议案件,兵团审理的以石河子市政府为被申请人的8件征地拆迁案件;办理的15件复议案件中,撤销2件,变更2件,责令履行1件,纠错率达到33%。在他的带领下,石河子行政复议机构重建、体制机制复兴、办案程序疏浚,开辟了行政复议工作新局面。

2019年11月底,援疆干部陈宁应邀到143团第一中学上宪法课

2020年6月,师市司法局收到一封感谢援疆干部陈宁的感谢信

运用法治专业援疆。援疆干部陈宁凭借精湛的法理研究素养和高度的主人翁精神,他的工作从来没停下来过。积累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经验。为了了解实情,他深入基层19个公共法律服务站进行实地走访,尽心尽职为法律援助申请人提供法律帮助和提供意见建议,群众因陈宁细致的解答和周到的服务,特意写了感谢信表达感谢。强化司法鉴定和公证诚信体系及质量建设。到石河子后,他发现当地在公证和司法鉴定机构及人员诚信档案建设方面还存在空白,陈宁结合南京市在公证和司法鉴定诚信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主动与当地干部一道为师市监督管理的公证和司法鉴定机构及执业人员建立起了诚信档案,拟定考评细则。主动参与宪法法治宣讲第六个国家宪法日及第二届宪法宣传周期间,先后应143团第一中学和石河子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邀请,为1000多名师生做了《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的法治宣讲,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

援疆干部刘元平认真筹备依法治师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援疆干部刘元平发表的文章在兵团司法局网站刊登

援疆干部刘元平创作诗歌在兵团普法刊登

运用法治思维援疆。援疆干部刘元平,无论冬夏一身迷彩服,让我们看到了他作为兵团人的实在。刘元平承担依法治师市委员会办公室具体工作,他深怀法治情结,把镇江的好经验好方法在八师传播推广是他的心愿。依委办“会议多材料多文件多协调多”的难题,依然挡不住他献身师市法治建设的热情。在他的榜样示范下,师市法治建设工作有了新的起色。当好参谋助手。着力在法治建设顶层设计、工作落实中体现作为。率先在兵团和14个师中出台师市法治建设年度工作要点、率先在14个师中召开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率先在兵团启动法治建设“十四五”规划并得到师市20万课题经费支持,扎实的法治建设功底赢得了大家的尊重。统筹“七五”普法。无论是主导“七五”普法自查报告、迎检综合汇报材料还是深入基层团场考核,他总是有条不紊、细致周到,科学统筹的方法体现在工作的每一个细节。推进法治实践。起草师市“法治团场(街道、镇)”创建标准》等5个创建标准,草拟了师市党政主要领导讲话提纲等各类文稿约20万字,多篇文章在主流媒体刊登。

运用法治精神援疆。援疆干部王立铎,军人出身的他,依然保持着军人本色。他所在的政策法规科,承担着法治政府建设的具体工作。工作中,他忙而不乱。夯实规范性文件管理基础。参与起草、修改《八师石河子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八师石河子市养犬管理办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等文件,对70余件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最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他总结出摸清文件底数、建立微信群、业务培训、建立审查档案、与部门沟通对接、汇总公示等六步法,完成306件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深入推进“三项制度”。先后2次组织对全市34个行政执法单位进行行政执法检查。无论再忙再累,他都克服困难完成。

“情深他乡是故乡。”干燥的气候、生活上的不习惯,高强度的工作,没有让援疆干部退缩。从他们的言谈中能够看出,选择援疆,不后悔。正如他们所说,“援疆,体验了家国情怀;援疆,充实了年华,履行了使命,砥砺了品质。”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与石河子亲近了起来。

靠谱“硬核”实力结出丰硕成果

一年过去了,兵团人与援疆人早已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融为一家人。5名援疆干部用专业、实力、担当,诠释了“法治人”的所思所想,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硬核”实力。

援疆带来的成果是有份量的。在赵小兵的协调下,解决了师市人民调解中心门前道路改造、群众进出难问题。南通市司法局与师市司法局签订了结对共建合作框架协议并落实了相关援建项目经费5万元。

2020年9月2日,群众将一面锦旗送到行政复议案件办理人员手里

援疆带来的进步是实实在在的王春主办的一份行政复议决定书和一件行政复议案件分别被兵团司法局评为优秀行政复议决定书和优秀案例。办理的一起不服不予工伤认定案件作出撤销并责令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决定,依法维护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申请人夫妇特意赠送锦旗以表感激之情。

2020年6月,援疆干部陈宁给师市司法行政系统全体干警上业务课

援疆带来的启示是可贵的。陈宁坚持原则,对于一名符合清理条件的司法鉴定人,在清理整顿过程中敢于动真碰硬,专门向兵团司法局撰写了关于撤销执业许可并注销执业证的请示报告,将其清理出司法鉴定机构队伍。

援疆干部刘元平组织选拔参加“快乐学法”大赛选手

援疆带来的能量是无穷的。在刘元平的悉心指导下,师市依委办的文件做到了统一格式、统一会签程序、统一内容,文件运转实现了规范化。由他负责组织选拔师市“爱兵爱团”组合参加全国第二届新媒体快乐学法大赛,荣获优秀奖、优胜奖、团体组织奖等。

2020年6月23日,援疆干部王立铎在师市人民调解中心给参加兵团业务培训人员介绍无人律所

援疆带来的改变是看得见的。王立铎多方争取,无锡市司法局援建6台“互联网无人律所”,石河子成为新疆首个“无人律所”落户的城市。

“兵团人,援疆人,法治人。”在八师石河子这座城市工作生活,从来没有陌生感和孤独感。不管你来自哪里,不再会有一个地方、一段岁月让他们如此清晰地感觉到对自己、对国家的责任,并且把自己做的每件事都与国家、民族的利益紧密相连。在“戈壁明珠”石河子,处处烙下援疆干部的印迹,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自己与新疆各族人民与祖国紧紧连在一起。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