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一名特殊刑满释放人员的暖心回家路
时间:2020-06-03 10:12来源:云南长安网责任编辑:安羽
艾某踏上暖心回家路。五华区司法局供图

无家可回、无业可就、无亲可投——刚从云南省五华监狱接收到他时,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个名叫艾某的“三无”刑满释放人员,其回家之路会面临着这么多的曲折。然而,在云南省司法厅、昆明市五华区委政法委的协调帮助下,在五华区司法局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仅仅半个月后,艾某就高兴地踏上了返乡的路途。对他来说,曾笼罩在人生头顶的层层阴霾,也将由此散去。

这趟刑满释放人员的暖心回家之路,也是昆明市五华区司法局近年来安置帮教工作成效的缩影。

坎坷经历难寻家

4月15日,来自五华监狱的一封函件牵动了五华区司法局工作人员的心:一名在监狱服刑了2年多的“三假”人员将在4月18日刑满释放。

“三假”是指假姓名、假身份、假地址。“在安置帮教工作中,这样的刑满释放人员并不常见。”当看到艾某的资料时,五华区司法局副局长李娅妮的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

正常情况下,艾某可以在补办身份证后,申请临时救助,或者进入安置帮教基地,学习一技之长。2019年以来,五华区司法局已成功为18名生活困难刑释人员申请了临时生活救助和最低生活保障,也有很多人在安置帮教基地昆明市技工学校学习了生活技能,重新进入社会开始正常生活。

然而,“三假”就意味着艾某无法补办身份证,对刚满30岁的他来说很难重新融入社会,甚至面临着不可控的风险。因此,先弄清楚艾某的姓名和家庭住址,就成为当务之急。

艾某自述称,自己原籍地为某省份的一个偏远县,1岁时父母离婚,艾某随改嫁的母亲。2001年,10岁的艾某被“亲戚”拐卖,从原籍先后辗转到上海、广东、云南等地,在多年的流浪生活中,一直靠乞讨和打黑工为生。

2016年,艾某因再次抢劫被判服刑于五华监狱,直至2020年4月18日刑满释放。

艾某的家人在哪里呢?五华监狱的干警反映,在服刑期间,每隔一两个月,艾某就会给一名女性打电话。经过五华公安分局某派出所核查,在曲靖市麒麟区某个镇上找到了艾某的经常联系人王某。原来,从2010年起,艾某就一直在王某的砖厂里打工,和王某家一起生活,称其为“干妈”。每次打电话,艾某都是在问候“干爹”“干妈”和“妹妹们”的生活情况。

找到了这层关系,艾某的回家之路也有了希望。干警很快联系上了王某,对方听说艾某出狱,表示愿意接收艾某,为其提供工作和吃住,并负责帮助教育。艾某也明确表示自愿跟随王某居住生活。4月20日,艾某被王某接回当地临时安置。与此同时,五华区司法局也一刻没有耽搁,开始准备与其自报原户籍地对接处理其身份和户籍事宜。

艾某的“家”找到了,可谁都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早上,艾某就被送回了五华区司法局。

温暖关怀化“冰心”

在场的工作人员亲眼目睹了一场“母子”离别:王某欲言又止,含泪离去;艾某苦苦挽留未果,坐在地上号啕大哭。

艾某哭了一个多小时,大家的心也纠结了一个多小时。艾某再次被“抛弃”后,痛苦不已,在五华区司法局工作人员的关怀和开导下,才慢慢“缓过来”。但更现实的问题是,他现在该何去何从?

“我想通了,我想回家。18年了,我想回去看看。”有一天,艾某忽然说。但他的“家”又在哪里呢?

实际上,帮助艾某找亲人回家,并不是司法行政部门的法律义务。安置帮教工作,是在各级政府领导下,依靠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对刑满释放、解除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的一种非强制性的引导、扶助、教育和管理活动。也就是说,这项工作并不具备强制性。但如果任其就这样回到社会,他的生计无法解决,甚至有可能重新走上犯罪的道路。

“这并非不可能,艾某前两次入狱的时间间隔不到一个月,就是因为第一次出狱后,身上的钱花完了,又找不到打工的地方,再次抢劫才二次入狱的。”李娅妮说。

“现在的情况下不要谈该不该做,而要谈担当。别人怎么做是别人的事,在五华,就是有十分力就要使出十分劲,要想一切办法,为艾某找到他的家。”五华区司法局局长王瑜下达了“死命令”。

“共建共治共享不能光停在嘴上,更要在心上,在行动上。艾某的事一定要急人所急,帮人所需,妥善安置。”五华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江反复强调。

第一个“家”没去成,但住进旅馆的艾某身边多了一个“大哥”——五华区司法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科科长梁德方成为陪伴在他身边、慢慢打开他心结的那个“关键先生”。

“其实之前艾某有很多地方没有说实话,感觉他刚开始是不太信任我们的。但只有他说了他的家乡和真名,我们才能帮他找到家。”梁德方说。

长期流浪和监狱生活,让艾某养成了“见人说三分话”的习惯,并带着一种孩童般的狡黠。梁德方每天和艾某吃住在一起,和他一起看电视,还带着他上街买新衣服。慢慢地,艾某才“挤牙膏一样”透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艾某在曲靖住的时间长,说话一口曲靖腔,我也是曲靖人,交流不存在障碍。”梁德方说,“那几天我就像他的大哥一样,经常跟他谈心,他做得不对的地方,我也像教训弟弟一样说他。他后来对我说:‘以前我有好多地方骗了你,但我以后再也不对你说假话了’。”

艾某讲出自己真名后,却因为幼时离家太早,想不起具体地址,只能描述家乡的一些特征。新的问题又来了:要在数千里之外的省份找到一个小村庄,又谈何容易。

踏上回家路

“想了很多办法,我们也做了最‘笨’的打算:计划成立一个工作组,用半年的时间去当地一个村一个村地找,怎么都要帮他找到家在哪。”李娅妮说。通过积极协调,在艾某老家省份,当地警方也在根据其姓名和一些信息,积极进行排查。

一个星期后,千里之外传来了好消息:根据艾某提供的信息,已找到艾某的户籍信息和亲属。但因为其多年离家未归,已被当地公安局以“已死亡”将其户口注销,艾某的身份证补办和安置措施,也需要在当地才能申请。

“可以回家了!”这个消息不仅让艾某心潮澎湃,所有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也因此欢欣鼓舞。大家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协调和忙碌,而这一次的忙碌,带着浓浓的“暖意”。

4月29日,在民警和司法干警的护送下,艾某登上了返乡的列车。临行前,梁德方问他想吃点什么,艾某想了想,点了几个地道的云南菜,开开心心地和大家一起吃了起来。

在火车上,大家始终关注着艾某的心理状态。或许是近乡情怯,艾某会偷偷向随行干警倾诉:“这几天我老是做梦,梦见我的爸爸妈妈和弟弟妹妹们,真是奇怪,我已经好久没有做过梦了,有些担心……”

“你的身份问题马上就能解决了,回家先见见家人,尽尽孝,再想想未来的打算,人生还是一片光明的。”带队的五华区司法局副局长马俊不停地宽慰着他。

5月2日,五华区司法局与当地司法局就艾某安置帮教工作进行了交接。在多年未归的故土,艾某将面临全新的生活。

分别之际,梁德方在艾某兜里塞了一张纸条:“这上面是我的电话,等办好了身份证,想在家里就在家里,出来找工作遇到困难了,也可以直接找我。”

艾某点点头:“等我以后打工挣了钱,我一定还要来感谢你们,你们是这些年来对我最好的人。我还要去我干妈面前,给她磕几个响头。”(记者王恩国)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