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生命最后一刻还不忘辍学儿童——追记云南昭通民警王代权
时间:2020-04-22 15:53来源:云南长安网责任编辑:安羽

“老王怎么就走了,他是多好的一个人啊!”得知王代权病逝,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马树镇小米地村大溜槽社郭才忠眼含泪水不停念叨。

55岁的王代权是巧家县公安局驻马树镇小米地村扶贫工作队员,2020年春节后,返岗连续工作52天的他病倒在了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第一线。

王代权生前工作场景云南省公安厅供图

“要回到岗位上心头才踏实”

2020年春节,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

“正月初一那天他就想回小米地,他说要回到岗位上心头才踏实”,王代权的妻子回忆时说,“因为县里对疫情防控工作有统一安排,他才在家里等了四天”。

2020年1月29日,正月初五,王代权接到指令,回到了心心念念的小米地村。

村民郭才忠一家六口1月30日从昆明市区返回老家,根据工作要求,郭才忠一家要被隔离观察。

“我们是从昆明回来,但是我们根本没有病。”

“我们刚从外地回来,家里柴米油盐都没有,饿死了咋办?”得知要被隔离观察,郭才忠一家一开始并不配合。

面对郭才忠一家人的埋怨,王代权耐心细致地做工作,讲政策,说原因,道措施,随后的日子里,更是为郭才忠一家当起了“保障兵”。

2月初的小米地村天气寒冷,风雪冰凌使原本就湿滑的山间小路异常难行,王代权独自骑着摩托车帮郭家买米、买油、买蔬菜,甚至自掏腰包购买水果等生活保障品。

往返的路上结冰湿滑,骑着摩托车走不了的时候,王代权就下来推着摩托车走,手冻僵了就在摩托车的发动机上捂一捂、搓一搓,又继续赶路。

王代权的真情付出感动了郭才忠一家人,在居家隔离到第6天,王代权再次上门时,郭才忠双手合十对王代权说:“老王,谢谢你,之前是我太自私、太不理解你的工作了,我会听你的话在家好好呆着,你放心!”

就这样,王代权用真情、用实际行动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了小米地村疫情零发生。

王代权生前工作场景云南省公安厅供图

“防疫是大事,吃饭也是大事!”

2月底,天气回暖,在疫情可控的情况下,小米地村群众进入春耕农忙时节。

“防疫是大事,吃饭也是大事!不能让群众的生产再受到影响”。在他的组织带动下,小米地村42名防疫人员同步参与春耕入户动员,调动村民播种洋芋、小麦和燕麦。

小米地村龙潭社的刘邦富计划将6亩山地全搞种植,可是媳妇残疾,两个孩子也还在小,家庭缺乏劳动力,几天下来,才种下1亩不到的洋芋,眼看好时节就要过去,刘邦富愁眉紧锁。

王代权了解到刘邦富家的实际情况后,第二天就组织发动村里10余名富余劳动力上门帮助,仅用3天就帮刘邦富家剩下的土地全部种上了洋芋和小麦。

而这个时候,王代权已经感受到了自己身体的不适。

“我当时就劝他,让他请个假好好地去检查一下,他说他的身体他晓得,当前正值疫防控和春耕农忙时节,缓缓再去!”。面对同为驻村队员的同事许国志的劝说,王代权谢绝了。

这一缓,就缓到了3月底。

3月20日,正在村上统计就业劳务输出的王代权感觉肝部疼痛加剧,在许国志三番五次的劝说下,王代权请了几天假回县城做检查。

3月23日,王代权被确诊为肝癌晚期。

4月1日,王代权撒手人寰。

“感谢党和政府给我们派来了王警官!”

“王警官怎么就走了!”4月3日,听说王代权病逝,马树镇小米地村白炭窑社的孙兴亮泣不成声。

孙兴亮已年过50,没有文化,妻子有智力障碍,4个孩子中大的12岁,小的才1岁,一间破落的土房住着贫困的一家六口。

如何才能让孙兴亮一家人摆脱贫困,王代权苦思症结。经过多方努力,王代权为孙兴亮家解决了1500元的临时救助资金,并为孙兴亮争取到一个每月700元收入的公益性岗位和两个低保名额,最后还帮助孙兴亮家争取了35000元的农村危房改造资金。

正当孙兴亮踌躇满志踏上新生活时,困难又来了。

新房修建的砖已经砌好多天,就等天上下雨接雨水浇灌柱子和楼板,同社的王登花等两家人也遇到这种情况。

白炭窑社因海拔高、气温低、交通不便,常年缺水。

水,成了白炭窑社群众常年以来的心病,也成为王代权的心结。

王代权及时联系了马树镇党委政府,借来了消防车,购买了装水的塑料桶和水缸,从9公里以外的小米地村拉水供给三家修建新房使用,解决了三家人燃眉之急,可全社的安全饮水问题怎么办?

一段时间里,王代权常常一个人在山里转悠,寻找水源、修建水窖、购买水管、安装牵引,经过两个月的努力,王代权从9公里以外引来了水,白炭窑社30户村民、124口人终于摆脱了祖祖辈辈靠天吃水的日子。

“真的要感谢党和政府给我们派来了王警官!”。每每谈到饮水问题,白炭窑社社长孙顺德都要感慨一番。

王代权生前工作场景 云南省公安厅供图

“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这些山里的孩子,只有读好书学好文化才有个好的未来,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小米地村大溜槽社的控辍保学是王代权最放心不下的事。

大溜槽社全社共有59户170人,其中适龄辍学儿童就有10人。经过多次走村入户登门拜访和电话沟通,王代权已让8名适龄辍学儿童返校就读。

可是唯有两户列外,15岁的刘启朵和王顺贵厌学多年,相约外出打工一年多,虽然已过控辍年龄,可是为了让孩子有个好的未来,王代权依然不离不弃。

王代权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了刘启朵的家长。2019年12月初,王代权陪同刘启朵的家长远赴昆明,找到了在昆明务工的刘启朵,顺利将其接回,并送回马树镇中学就读初三年级。

刘启朵复学了,可王顺贵和其家人去意已决,多次以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厌学、自己忙等理由,拒绝王代权的好意。

直至病发入院治疗,王代权仍然心系王顺贵读书的事情。

“我的包保户还有一家人的孩子没能上学,麻烦你帮我继续努力”,在病床上,王代权打电话给同是驻村队员的许国志留下这番嘱托,可最后,他还是带着未能实现100%控辍保学的遗憾和心愿走了。

“王警官再也看不到这9个返校上学娃娃的成长和大溜槽社脱贫后的发展变化了。”王代权病逝后,大溜槽社社长刘邦相陷入了久久的沉默。(云南网)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