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江苏南通:“网格+警格”融合联动,一个网格员就是一个平安哨兵
时间:2020-10-20 08:41来源:江苏政法微信公众号责任编辑:马守玉

挺立在“前哨”,为民守平安。如今在江苏南通,一名网格员就是一名平安哨兵,与社区民警共同守望平安,以网格“小平安”积聚全市“大平安”,通过“网格+警格”的融合联动,夯实南通社会平安根基。

今年,南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公安部关于社会治理创新部署要求,以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为契机,按照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厅统一部署,进一步推进“网格+警格”融合联动,试点打造“平安前哨”工程,初步探索出一条党委领导、公安主导、所队指导、民警引导的警网融合联动新路径,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变“单线作战”为“齐抓共管”

构建党委领导、公安主导工作格局

今年以来,南通把“平安前哨”工程试点建设,作为坚持和完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的突破口,作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强引擎、作为深化“网格+警格”融合联动的主阵地,形成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建设格局。

“我们之所以强势推进,并取得初步成效,主要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南通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姜永华说,他们把开展“平安前哨”工程建设作为夯实平安稳定基础建设的重要路径,作为引领“网格+”工作的具体实践,上升为党委工程来抓。

“在‘网格+警格’融合联动的探索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思想融合是基础,力量融合是关键。”海安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巧荣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他们就推进“网格+警格”融合联动与海安市公安局深入研究,积极推动党委政府及各层各级从关键的力量融合入手,先行先试,率先完成部分基层辅警、城管协管员等力量向网格员身份的转隶工作,建立了302人组成的首批专职网格员队伍,有效破解了网格力量不足的问题。同时,配套激励措施,网格员人均增加500元津贴,与工作成效、考核结果挂钩发放,政法委设立网格员激励专项基金,区镇、街道配套20-30万元,用于“一事一奖、一案一奖”,村镇后备干部的选拔,也按照一定比例向网格员倾斜。

杨艳是海安市海陵社区首批转隶的网格员。今年8月25日,她在网格日常巡查时,接到群众反映,巷子里少安装了一盏路灯,大伙儿出行不便。

杨艳通过“全要素网格通”将此事上报,海安街道政社局通过与路灯管理部门、市住建委、电力局等部门联系,实地勘察后,加装了一盏路灯。群众连声感谢,让她心里美美的,感受到工作价值所在。

“一事一奖,群众还感谢我,有奔头、有实惠,网格工作让我越来越有获得感。”杨艳说。

如今,网格化治理工作不再是南通哪一个职能机关部门的事,而是变成了由内及外、从上到下的一场涉及面极广的基础性工作。

南通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网格化中心联合出台《“网格+警格”联动融合示范点建设活动方案》以及《关于深入推进“网格+警格”融合联动开展“平安前哨”工程试点建设的指导意见》,成立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双组长的“平安前哨”工程试点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党委领导与公安主导相结合,坚持群众工作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坚持整体推进与典型培育相结合,深化“网格+警格”融合联动建设,围绕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区(村)三个层面,确定首批62个点位,一点一方案、一点一特色,带动面上均衡发展,整体推进,为试点探索“平安前哨”工程建设创造了条件。

变“单打独斗”为“联动共治”

整合力量、打造多元化网格队伍

今年3月18日,启东市汇龙镇幸福二村网格员陈昱璐在网格巡查时发现,有一户居民夜间经常有多人进出,疑似是群租房。之后,他将这一情况通过“全要素网格通”上报。次日,社区民警刘辉带领网格员上门开展排摸和检查,发现这个不足60平方的房屋竟然租住了9人,存在安全隐患。随后,各部门多元联动、共同开展工作,及时进行了分流疏导。

类似的事例举不胜举。如今,南通已构建起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网中有格,格中有警,各尽其责。“我们坚持固本强基的导向,主动将警务资源向网格聚焦、工作力量向网格下沉、管理触角向网格延伸。”南通市副市长、公安局长张轩说。

“我与网格员同进万家门、共暖万人心,当好平安‘八大员’,实现了社区事务由“独自撑篙”向“众人划桨”转变。”对推进“网格+警格”融合联动带来的变化,如东县大豫镇大豫社区“片儿警”张佳阳给予很形象的比喻。

在南通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各地陆续把城管协管员、户口协管员、部分辅警人员及人社、民政协理员等在基层从事社会管理服务的辅助力量转隶为网格员。同时,还通过开展“机关干部下一线、当好社区八大员”活动,推动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人民调解员“三官一律一员”进网格,做大平安志愿者、网络志愿者等群防群治队伍。

在整合力量资源、建强网格队伍的同时,由南通市委政法委牵头,改进了原有的划分标准,以居民小区、楼栋或自然村落、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在全市划分了9162个综合网格,在各类园区、商圈市场、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重点部位设立专属网格4487个。对所有网格进行统一编码管理,形成具有唯一性的15位网格编码。并且,按照“一区一警、一格多员”的标准,严格落实机关警力下沉和新警分配一律到基层等制度,配备社区民警922名、专职网格员9162名、网格员志愿者6.3万余名。同时,编制“网格+警格”融合服务管理事项、“社区民警+网格员”职责清单,围绕信息采集、隐患排查、治安防范、公共服务等方面,明确社区民警、辅警与网格员的职责任务。推行社区民警与网格员联勤搭档制,制定每日联系例会、每周联动处置、每月联席会商制度,统一安排网格勤务,共同做好服务管理工作,夯实基层平安根基。

变“物理整合”为“深度融合”

为“网格+警格”融合联动插上“数据翅膀”

率先将镇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派出所综合指挥室整合为“平安前哨”指挥室的海安市公安局城南派出所所长李志明介绍,他们不仅搭建了“网格+警格”融合联动平台,实现资源对接,并打通与区域治理指挥中心对接通道,为网格服务管理提供精准数据产品。网格管理人员进驻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合署办公,统筹网格工作开展,24小时运行,确保指挥调度集中、流转流程高效、反馈监督统一。

而走进南通市海门区叠石桥国际家纺产业园区“平安前哨”指挥室,又是一番景象。记者看到,园区区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与三星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分设两处,但通过平台对接、工单、警单交互,聚力“双网融合”,升级打造出一个“网格+警格”联动处置的“大脑”,为高效处置网格事件提供精准支撑。

“不只是名称变了,工作内容也增加了。在这里,2名网格工作人员常态进驻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参与对网格内案事件警情进行分流调度和监测管理,同时接受园区区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的指令。”三星派出所所长吴彬说,他们不同于合署办公模式,通过规范化运行机制、可视化分流调度、智慧化手段支撑实现了融合联动。“平安前哨”指挥室和园区区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一体化运作,通过“网格+警格”一张图平台,打通政务数据和公安数据融合渠道,用信息化手段精准指引网格长、社区民警和网格员干什么、怎么干,“双脑一心”,实现了1+1>2的效果。

如今,南通各级公安指挥中心与区域社会治理中心捆绑运作,推动警务工作与市域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构建多级联动、深度融接、协同共治的治理新格局。同时,做大“数据池”,以数据融通促进“网格+警格”融合联动。

按照省公安厅统一部署,南通市公安局大力推进公安“数据云”建设,升级数据汇聚、治理、赋能、安全等技术手段,打造以警务数据中心为特色的数据应用服务大基座。依托市域社会治理“城市大脑”,创新“政务+公安”大数据双网双中心建设模式,打通政务数据和公安数据融合渠道,并将其作为警网融合的基础支撑,制定数据标准,汇聚数据资源,搭建数据中心,努力实现各类数据的全量汇聚、联通共享。通过双网双中心,强化公安网数据和政务网数据的融合治理,研发建成“‘网格+警格’一张图”平台,为网格管理提供更加精准、全面的数据查询、核验和建模服务。实现基本概况、数据赋能、预警推送、质态监测、可视地图五大功能屏上展示,深化要素管控、流动人口、关注人员、矛盾纠纷、风险隐患五大领域赋能应用,统一规范标准、优化工作流程,实现多层级间指令互通、指挥联动。

变“一枝独秀”为“百花齐发”

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平安前哨”工程建设

有着“上海北大门,过江第一站”美誉的平潮高铁新城,在建设平安前哨、推动“网格+警格”融合联动的过程中,按照“网格吹哨、部门报到”的思路,着力打造镇、村两级联动处置队伍。在镇级层面,由公安派出所牵头,会同城管、安监、市场监管、司法、环保、供电、供水等7个部门组成“网格+警格”融合联动处置大队,主要负责警务警情和网格事项的联动处置;在村级层面,由4到5名网格长组成“网格+警格”融合联动处置分队。

“网格事项接处一把抓,化解再分家。”南通市通州区公安局平潮派出所所长成鹤银说,镇村两级联动处置队伍的建立,解决了一些部门“有责无人”的难题,打破了网格员“有人无权”的瓶颈,与镇综合执法部门形成互补,为每一起网格事项的处置打牢基础、赢得先机。

位于海门区的叠石桥国际家纺产业园,是全国最大的家纺生产、销售和集散基地,社会治理、治安管控难度很大。海门区公安局三星派出所在探索推进“平安前哨”工程建设中,在抓实传统网格工作的同时,着力打造“指尖网格”,前移工作触角,促使叠石桥家纺城矛盾纠纷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3%、刑事案件同比去年下降了25%。

从“海安样板”到“平潮模式”,再到“海门力量”,南通各地正在深入推进“平安前哨”工程建设,努力从源头上提升全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风险能力,从基础上提高全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从根本上筑牢南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竭力为“江苏之治”贡献南通经验。

名词解读

“平安前哨”工程

“平安前哨”工程是新一轮“网格+警格”融合建设的系统工程。

把平安作为最大的民生,深入落实“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深化网格警格指挥体系、责任体系、力量体系、保障体系融合联动,聚焦平安稳定、聚力基层基础、突出共建共治,着力将网格建成感知风险第一触角、化解矛盾第一阵地、守护安全第一防线、服务群众第一窗口,用网格的“小平安”构建全省“大平安”。

网格

网格是指在城乡社区、行政村及其他特定空间区划之内划分的基层服务管理微单元。根据“人口规模适度、服务管理方便、资源配置有效、功能相对齐全”的原则,在社区(村)现行行政区划框架内,城市社区以居民小区、楼栋等(大体按300户左右)为基本单元,农村以自然村落、村民小组或一定数量住户(大体按200~300户)为基本单元,统一划分设置,配备服务管理人员,整合各方面力量资源,综合运用人力、科技等多种手段,为城乡居民提供服务和进行管理。

警格

简单的说就是警务区,警务区是公安机关加强社会面控制,强化治安管理,在城市或乡村分片区设置的治安管理单元。一个公安派出所根据辖区的管辖范围设置若干个警务区(警格)。城市由一个社区对应一个警务区、农村多个村(一般情况下2到3个村)对应一个警务区。警格以“一对一”或“一对多”形式与网格实现无缝对接,形成“信息联采、治安联防、纠纷联调、服务联动、平安联建、风险联控”的工作格局。

平安前哨”指挥室

依托公安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和乡镇(街道)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配备必要的指挥通信手段,实现网格警格力量在线、要素上图、智能指挥、可视调度、实时互动,全程掌控网格警格工作人员动态和事件处置现场情况。目前,分为协同联动模式的“平安前哨”指挥室和合署办公模式的“平安前哨”指挥室。

“平安前哨”工作站

通过在城市社区警务室、农村中心警务室加挂“平安前哨工作站”的牌子、增设网格员工作场所等方式,建立完善网格警格基础要素联采联用、风险隐患联排联控、辖区治安联防联护、服务群众联动联送等工作机制,把警格要素嵌入社区网格,把力量资源下沉实战一线,把平安稳定的感知触角延伸到社会治理最前端末梢,着力打造“平安前哨”工程的桥头堡,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排头兵,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主阵地,实现1+1>2的良好效果。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