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这部热播剧勾起了沈铁公安怎样的记忆?
时间:2024-03-24 14:30来源:沈铁公安责任编辑:张婷

图片

前不久,热播电视剧《南来北往》顺利收官,剧中以乘警的工作生活和铁路人家庭生活的大院两条主线上发生的故事,通过反映时代的变迁,展现了自改革开放起四十余年来祖国铁路事业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和铁路警察矢志不渝守护铁路平安畅通和旅客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无悔付出。数据显示,《南来北往》央视八套首播收视率突破3%,峰值收视率突破4%,创下央视近年来爆款剧的播出新纪录。(数据来源:人民公安报)

如果说,观众们看这部剧,是为了倾听别人的故事,那么对于沈铁公安来说,剧中的情节活脱脱就是当年奋战在守护平安第一线的自己——从和奸诈狡猾的扒手斗智斗勇,到与穷凶极恶的歹徒殊死搏斗;从层层调查抽丝剥茧侦破贩毒案件,到义无反顾无私奉献支援艰苦边远地区;从警民鱼水深情,到警营师徒之情……这部剧很大程度是以我局民警的亲身经历为原型,勾起了我们的无限回忆。那么,让我们掀开尘封已久的记忆,共同追忆那些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

图片

讲述人·沈阳铁路公安处沈阳北车站派出所曲波

记得那是1993年,当时是我上班的第三年,我们要求“四勤”工作方法,勤巡视、勤宣传、勤清理、勤盘查。这种工作方法对我们当时那个年代非常有效,因为当时没有像现在这些高科技查缉设备,只能靠眼睛去发现可疑问题。

那年夏天,天气很热,我在沈阳北站第四候车室执勤,正好赶上意外停水,近4个小时旅客没有开水喝。突然间来水后,旅客都挤到饮水处去接水喝。当时我发现有个老太太打水的时候不小心摔倒了,我跑过去把老人扶了起来,帮她把水打了,就把她送回到座位。结果发现在老人的座位处有一个年轻小伙儿在那坐着,是他的同行人,老人说这个是她儿子,当时我就感觉不太对劲,儿子在这坐着,让岁数很大的妈妈去打水,很是反常,当时我就警觉了起来。当我把水杯递给小伙时,我发现他手臂上有纹身,这更引起我注意了,因为当时在那个年代,身上有纹身的大部分都是社会不法分子,哪有好人纹那玩意啊!当时我就跟他撒了个谎说“你跟我到办公室登个记,你母亲身体没有大碍的话,你们就可以走了。”到值班室之后,我问他,“你说实话,是不是有前科。”他承认后,我就觉得要重点核查一下。这是他母亲跟着也进屋了,把他儿子手腕上的手表摘了下来,在当时手表还是很值钱的,我就觉得更加可疑了,无缘无故为什么要摘手表呢,一定是觉得他儿子的事情暴露了。我立马给单位打电话汇报,没过多久就来消息了,这个男子涉嫌一起特大杀人案,正在被通缉。

图片

90年代,曲波(右一)抓获涉嫌故意杀人的犯罪嫌疑人

回想起来,起初我并没有怀疑到这个男的有事,就是因为观察的细致,这在当时非常重要,是一个警察的基本功,看一个人有没有纹身、有没有伤疤、眼神是否躲闪,这都是很关键的。就因为这件事,我荣获了从警以来的第一个三等功。

图片

讲述人·大连铁路公安处庄河北车站派出所孙守全

电视剧《南来北往》中,马魁和汪新与犯罪分子在列车上展开殊死搏斗的剧情,让不少观众为之动容。看到这里,一段刻骨铭心的亲身经历浮现于脑海——记得那是1995年11月9日,当天我值乘牡丹江开往大连的216次旅客列车,12时56分许,列车在苇河停车期间,正在6号车厢巡视的我看到乘警长刘新德迎面走来,告诉我他在站台上发现4名可疑男青年一起上了8号车厢,他先过去暗中侦查,让我做好阵地控制。我便提高十二分的警惕,继续进行车厢巡视。

这时,我在卧铺车厢发现一青年男子正用折叠剪刀剪断了一女旅客脖子上的金项链,见状,我立即上前抓住该男子,不料该人掏出一把长20厘米、宽2厘米的扇形刀向我捅了过来,由于列车旅客较多、空间狭小,怕歹徒伤害其他旅客,我没有在列车上开枪实施抓捕,歹徒在刺中三刀后在一面坡站跳车逃跑了,我强忍着剧痛掏出手枪喝令歹徒放下武器,歹徒跳下车后,立即钻到列车下方逃窜,我顾不上伤口的疼痛紧随其后,钻过6列车体,横穿11条线路,追出270多米,将犯罪分子逼到了车站铁栅栏处。这时我的子弹已经全部打完,便与歹徒展开了殊死搏斗,此时同事们及时赶到,协力将案犯迅速制服,伤势严重的我被立即送往医院。因刺伤肺部,形成血气胸,加之左小指肌腱被割断,经抢救,从我的胸腔内引流出1500CC积血,3天后才脱离了生命危险。

图片

孙守全获表彰现场

如今已经30年过去了,当年的老领导老战友见面想起当年的事还总说心有余悸,如今的同事们也总劝我要按时吃药、多休息,但我知道,越是快要退休了,越是舍不得这个工作、这身警服,从警的日子越来越短,我只希望自己的脚步快一些、再快一些。

图片

讲述人·通化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郭宝存

电视剧《南来北往》的第一集,年轻的乘警汪新凭借敏锐的观察力迅速抓获了盗窃他人财物的扒手,这一情节让我想起了年轻时候的自己。90年代,那时我还是一名年轻的乘警,负责着车厢内的安全和秩序。那是一个充满变革和机遇的时代,火车上的人们来自四面八方,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目的地。

有一天执勤时,我注意到一个形迹可疑的男子,他总是独自一人,在车厢内不停地走来走去,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安。我开始暗中观察他,发现他时不时地会看向其他乘客的行李,似乎在寻找着什么机会。

我意识到这个人可能是一个小偷,于是我决定采取行动。我走到他的身边,假装询问他是否需要帮助,同时暗中观察他的反应。果然,在我靠近他的时候,他的手开始颤抖,眼神也变得慌乱起来。

见他想要逃走,我立即将他控制住,并通知其他乘警。经过一番搜查,我们在他的身上找到了一些盗窃来的物品。面对审问,他最终承认了自己一直在火车上寻找机会行窃。

我为自己能够及时发现并制止他的行为而感到自豪。我知道,作为一名乘警,我的职责就是保护乘客的安全和财产,为乘客们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旅行环境是我从那时起就一直在心中坚定的信念。这次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职责,也让我更加珍惜那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90年代。

图片

郭宝存旧照

图片

讲述人·通化铁路公安处通化车站派出所张宝平

我参警的时候汽车少,大家基本上都选择通过火车出行,南来北往的什么人都有,通化火车站第一候车室每天都挤满了准备出行的人。那个时候案件也多,每次值班总能碰到些警情。而电视剧《南来北往》中,马魁和汪新师徒二人联手破获贩毒案件的剧情,不禁让我联想到了我的一段经历。

记得那是1999年9月份的一天下午,我在通化火车站执勤,负责维护通化至青岛的列车检票秩序,当时安检员在安检值机时发现一名男旅客的行李内有一把管制刀具,我和同班民警一同处理。在处置盘查过程中,发现这名旅客说着一口流利的广东话,但他的户籍地却是通化市的,我心中立刻警惕起来,问他:“你广东话说得很好啊?”这名旅客说,自己在广东打工十多年了,时间久了就学会广东话了。于是,我又问他:“你在广东什么地方打工?”他说在广东陆丰。广东陆丰是当年全国制贩假币的窝点,怀疑他有可能藏匿假币,我让他配合进行检查,但当时他非常慌张,身体立刻往后躲。“事出反常必有妖”,我和同事立即对他进行了身体检查,并在他身上隐蔽处发现一包白色块状物品,他说那是氰酸钾铝。氰酸钾铝是剧毒物品、是违禁品,我立刻报告派出所领导,经过警力突审和有关专业部门检验,我们发现这包违禁品并不是氰酸钾铝,而是70克的毒品海洛因!

原来这名旅客在广东打工时加入了当地贩毒团伙,这次携带毒品是到东北寻找销货渠道。

图片

张宝平工作照

这件事,我记得非常清楚,这是我第一次查获了这么大剂量的涉毒物品。南来北往,时光匆匆,马上要退休了,回忆自己从警的35年岁月,我看到了一代又一代通铁公安青年民警的精神风貌,治安环境越来越好,火车上的涉毒、逃票案件基本打绝了,这是我最欣慰的事情。

图片

讲述人·吉林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谭英宇

在西藏这片远阔的山河间我经历了很多,成长了很多。记得2008年8月份,我们接到上级工作安排:支援西藏守护青藏线。我们一行人乘坐火车到达羊八井,在到达之前部分同志已经开始出现了高原反应。站在西藏大地上,看着地广人稀的土地,我们深深意识到这次西藏征程将会面对很多从未经历过的挑战。

当地同志对我们的到来非常感激,但由于工作安排紧,简单寒暄几句后,我们稍作调整便被分派到各自岗位开始工作。我被分配到无人站警务区,那里没有正经的办公场所,睡觉都是货场外的棚子里打地铺,吃的是热了无数次的干粮。每天在两名铁路工人的引领下徒步5公里,巡视检查铁路沿线周边是否有危险隐患。在那种高原气候下,我第一次感觉10公里是那么漫长。听当地人说,这里老人身体受不住,年轻人性子熬不住,没想到还有愿意来支援的人。

在支援时间即将结束时,我们回到羊八井集合,仅一个月的分别再重逢,感觉时间过了很久很久,每个人身上都多了一些“藏汉子”的味道。

工作的艰辛与高原的蓝天相映成趣,让我逐渐爱上这片土地……但更让我敬佩的是在这片土地上工作的同行们,是他们驻守祖国边疆的英勇无畏、默默奉献为这里带来更多的活力。而在西藏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早已融入我的血液中,成为我最值得珍藏的人生记忆

图片

讲述人·延边铁路公安处图们车站派出所迟本新

记得那是2011年9月的一天,当时的我在沈阳铁路公安局图们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担任延吉到大连的K7334次乘警长(餐车照片及合照中右侧),照片中左侧胖乎乎还透着一脸稚气的帅小伙就是我的徒弟陈晨,他从警还未满1年,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一门心思地想实现“铁警神探”的伟大梦想,我们是一对典型的“以老带新”的师徒班组。

那天很热,列车无精打采地迎接旅客上车,人不怎么走动都是汗。一对母女焦急地找到我们“报案”,“乘警同志,我的一个挎包不见了,里面有2万多元现金和价值3万余元的金首饰”,徒弟陈晨一听,双眼来神,主动请缨破案,本着锻炼培养青年民警的想法,我决定作为助手协助他开展一次侦查破案。

陈晨和我跟着母女来到4车11号座位处,仔细查看了母女剩余的行李包裹有无放错位置,又详细询问了周围旅客有无看到“违法嫌疑人”,最后又带领母女走遍了列车的厕所及隐蔽角落,希望有所发现。9月的天,刚换完秋装的我们,硬是在16节车厢里挤了3个来回,可最终是一无所获,此时的我和母女都已经汗流浃背,精疲力尽,可徒弟陈晨仿佛有使不完的劲,正在筹划下一个大计划,看到此景,我脑海里仿佛“灵光一现”,有了一个“小念头”。

我说:“车上已经查找遍了,问题会不会出在车下?”

陈晨不容置疑地说:“怎么可能,母女说是拿包到了车上才发现不见得,肯定是在车上丢的。”

我说:“试试,问问车站吧。”

陈晨面带疑色地掏出了手机,不太情愿地拨出了一个号码,嘟嘟嘟……

随着一连串的对话,我看到陈晨的脸上渐渐露出了笑容,“师傅,包包是在候车室里,应该是母女遗失了”,此时我紧悬着的一颗心放了下来,面对着母女的礼金及吃饭的答谢心意,我和陈晨婉言谢绝了,有什么能比得上“第一次破案”所带来的种种快乐呢?

2011年9月10日,经多方打听,失主周女士代表母亲为我们送来了一面红红的感谢锦旗:“心系百姓为民排忧”,望着这面锦旗,我心里乐开了花,这是我带徒弟的第一次“破案”,也是徒弟陈晨的第一次“破案”,为了纪念这个时刻,我洗了2张相片,并在左侧配字“团结才是王道”,一人一张留作纪念。

图片

迟本新旧照

最近看了大火的电视剧《南来北往》,我又想起了和徒弟陈晨的第一次经历,看着这张照片,想起调到镇江工作的陈晨,我真心想说一句话:“徒弟,你又破案了吗?”

图片

讲述人·丹东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寇铁军

我今年58岁,1985年参加铁路公安工作,1990年当乘警,一干就是三十四年。从绿皮火车到高铁动车组列车,从时速80到100,再从100到300,我见证了铁路翻天覆地的巨大变革,也见证了铁路公安事业的蓬勃发展。

当年我值乘那会儿,车厢里挤满了南来北往的旅客,座位上、桌子上、行李架上、车厢连接处……甚至是座席下都躺着旅客。咱们乘警啊巡视车厢,全靠挤也全靠喊。那时的列车运行慢、停靠车站多、人流大换乘率高,治安情况复杂,案件多发频发,我也干了几个大案件,腰伤也是那时候落下的。

列车上环境特殊,在列车未到站时,嫌疑人无法快速逃脱,所以在列车上办案一定要快,与犯罪分子在狭小空间正面交锋,素质一定得过硬!90年代那会儿,列车上盗窃通常都是几人一伙,刀片和镊子是他们最常用的作案工具,人多势众,旅客即使发现也敢怒不敢言。有一次夜间行车,我和同事接到旅客报案,有人正在车厢偷东西,我们两个人立即赶往现场,在控制住犯罪嫌疑人后,突然又上来两名同伙,我们在车厢连接处展开较量,几个回合最终我一个抱摔,将人扑倒,结果一把匕首从他兜里摔了出来,我一把夺过。一番搏斗后,我们将这个三人盗窃团伙“团灭”了。

图片

寇铁军

“今年啊,是我值乘的最后一个春运喽,最近热播的《南来北往》,老让我回忆以前的值乘经历,在这条千里铁道线上守护了无数南来北往的旅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要是问我,这么多年一如既往为了什么?‘平安’就是答案。”

图片

讲述人·沈阳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退休民警王卫东

最让我觉得骄傲的还是在值乘沈阳北至深圳的Z188次列车期间,这趟车运行里程达3000余公里,单程运行40个小时以上,区间小,站停多,全程往返经停的车站达70个,客流换乘频繁,易发生旅财被盗案件和打架纠纷案件。

我和警组的同志们,结合自身所值乘列车的实际,因地制宜强化列车治安防控。常年坚持五勤工作制度,积极督促客运部门严格车门卡控、实名制验票、边座值岗等防控措施,同时日常工作中坚持向列车其他工作人员做好宣讲,坚持帮助他们树立信息报告的意识,大力强调发挥列车工作人员的信息员作用,强化列车联防联控。

图片

王卫东工作照

在不懈努力下,我所在的Z188次列车二乘警组取得了连续7年无旅财被盗案件发生的良好佳绩。新闻联播还报道了我警组的事迹内容,让我觉得十分光荣。

图片

讲述人·大连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赵凯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正式开通运营,2008年,时任大石桥车站派出所教导员的我积极响应上级调警指令,报名参加进藏体检,3月17日晚,作为第一批援藏工作队员,我和其他24名战友踏上T533次列车向青藏铁路进发。

经过七天七夜的长途奔袭,辗转北京、格尔木等多个车站、多趟列车,我们终于抵达了拉萨车站,按照上级部署要求,我们先后在拉萨、羊八井、当雄、那曲、安多、唐古拉等车站开展武装巡线,保卫“天路”畅通。由于海拔绝对值高,氧气稀薄且气候寒冷,我和同事们头疼恶心、胸闷气短等症状十分明显,擤出的鼻涕里带着血丝,夜间也总是难以入睡,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战胜高原反应,顽强拼搏,艰苦奋战,用坚实的足迹在“天路”上踏出了忠诚的节拍,圆满完成了此次援藏任务,确保了青藏铁路线绝对安全。

图片

16年过去了,站在时光交汇的路口,希望在我们的接续守护下,可以护航万里铁道线平安驶向四面八方,开启新时代的航程,奔赴更加壮丽美好的未来。

图片

讲述人·沈阳铁路公安局宣教处张秋月

看《南来北往》,是在看我们铁路警察自己的故事。大碴子味儿的嬉笑怒骂里,有着那个大时代的轰轰烈烈,也有着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一列列绿皮火车走南闯北,演绎着世间百态;一个个铁路警察忠诚坚定,守护着旅客平安。

年轻的汪新单兵作战翻出车窗跑出去很远去追小偷,让我想起了我刚参警的样子。这张照片拍摄于13年前,那时的我刚刚走出警校成为一名铁路警察,在辽西的一个小站工作。查验进站旅客身份证件时,一个旅客拒不出示证件,我一路穷追不舍赶到站台,执意核查比对了他的身份信息,确认无误后放行,然后有了这张“终于查到身份证之后开心又自豪”地跟绿皮火车的合影。那时的我像刚参警的汪新一样,稚嫩鲁莽,也满腔赤诚。

时间转瞬即逝,当年那个冒冒失失的小姑娘后来走上了公安宣传岗位,用她的方式记录和讲述着铁路警察的故事。作为一名铁路警察,我们会在值乘的列车上经历四季变换,会在两列火车交错的瞬间告别爱人;我们会在48小时之内,往返于海拔0到5000米之间,随时体验着头痛欲裂的高原反应。而当看见旅客在舒适的车厢里谈笑风生,在深夜的卧铺上安然入睡,我们倍感幸福和荣耀,因为这列车平安前行的每一寸,都有我们铁路警察尽心陪伴的每一分。

从80年代的绿皮火车到如今日行千里的高铁动车,有一群人始终坚守初心,一直守护着南来北往的旅客群众,用无怨无悔的付出、用不计回报的奉献,用穷尽一生的执着,用众志成城的奋斗。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铁路警察。

当辽宁全面振兴的战鼓在耳边擂响,当辽宁经济发展超过了复兴号疾驰飞奔的速度,这盛世,是共和国长子骄傲的样子;而当我们穿上这身警服,跟随高铁车轮滚动出辽沈大地平安稳定的崭新画卷,这就是我们所有铁路警察,骄傲的样子。

希望所有的南来北往,都能平安远航,驶向地久天长。

致敬《南来北往》,致敬每位战友。图片

电视剧《南来北往》已剧终

伴随着车轮和铁轨的“咣当咣当”远去

但一代又一代的铁路公安

却永远朝气蓬勃

在新时代的浪潮里

担当作为、奋发向上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