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构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朋友圈”,看政法合力如何擦亮这颗“华北明珠”?
时间:2022-04-21 10:02来源:河北长安网责任编辑:王晓

游舫穿梭剪白洋,水波苇叶两茫茫。有着“华北明珠”美誉的白洋淀不但是“华北之肾”,更是养育一方百姓的“生命之源”。暮春时节,清风吹拂,碧波荡漾,淀里岸边到处是生机勃发的景象。沿岸,一队检察官正在对白洋淀周边环境进行勘查取证;湖中,民警驾驶小舟巡视淀区……这是雄安新区开展白洋淀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的画面。

白洋淀对维护华北地区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更是雄安新区蓝绿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雄安新区设立五年来,在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等部委的大力支持指导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雄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以及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白洋淀生态保护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注重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白洋淀环境综合治理,为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提供高质量司法服务和保障,取得显著成效。2021年,白洋淀淀区及上游有水入淀河流水质全部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为1988年恢复蓄水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华北明珠”的重放光彩离不开政法力量的悉心呵护。

构筑“一盘棋”工作格局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十分关心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并强调“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

雄安新区设立后,我省统筹白洋淀全流域水生态环境整治和修复,白洋淀开始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系统性生态治理。

2021年2月22日,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全票通过《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条例》,并于当年4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作为涉及雄安新区的第一部地方法规,政治性强、涉及面广,为白洋淀焕发活力、绽放风采,为雄安新区打造新时代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在雄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领导下,雄安新区党群工作部统筹白洋淀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指导雄安新区政法机关紧盯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深化协作机制,按照《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条例》要求,着力打造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新局面,切实加强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修复过程中的法治保障。

雄安新区公安局主动对接生态环境、规划建设、应急管理、综合执法等部门,强化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执法协作,建立健全白洋淀生态环境打击和治理行政执法、刑事司法衔接制度体系,强化源头治理。

省检察院雄安新区分院制定了《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巡查工作制度(试行)》,常态化开展白洋淀巡查工作;建立了“河湖长+检察长”工作机制及工作联系室,逐步形成新区统筹、县级落实、上下协同的工作格局。

雄安新区中级人民法院与检察、公安及生态环境部门联合制定《关于河北雄安新区环境资源案件集中管辖的意见》,从制度层面上落实新区范围内环境资源案件的集中管辖;成立“环境司法工作指导小组”,对两级法院环境司法组织建设、管辖落实等作出统一部署,切实推进雄安新区环境司法体制改革。

五年来,雄安新区政法机关通过各司其职、联合执法,严格落实生态环境监管责任。相继联合组织开展了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进行“全覆盖”式核查;联合开展了大气、水、固(危)废等专项执法行动,2021年雄安新区生态环境系统会同新区检察分院向新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录入行政处罚案件229件,形成查处、震慑的高压态势。

突出全流域整治建立跨部门、跨区域协同治理机制

“白洋淀流域包括8个设区市、38个县(市、区)。对白洋淀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光靠一地或者一个部门单打独斗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构建跨部门、跨区域协作机制,共同发力,为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提供高质量司法服务和保障。”在雄安新区党群工作部,工作人员指着白洋淀流域图对记者说。

雄安新区设立五年来,新区政法机关积极支持参与新区对接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机制,探索跨部门、跨区域综合执法、联合执法;进一步理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与公安执法、市场监管执法、城管执法、公共卫生执法、应急管理执法的关系,严格落实生态环境监管责任。

2021年11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关于同意河北雄安新区中级人民法院跨区域管辖部分环境资源案件的批复》,正式同意雄安新区中院统一管辖雄安新区周边涉白洋淀流域依法应由中院审理的环境资源案件,共涉及雄安新区及石家庄、保定、廊坊、沧州5地43县市的环境资源案件。今年1月19日,省编办批准在新区中院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庭。雄安新区中院推进环境资源案件集中管辖改革工作对破解环境资源案件区域管辖难题,全面提升流域环境保护成效,建设京津冀环境司法保护典范区具有重要意义。

雄安新区公安局强化跨区域警务协作,与保定、沧州及天津等周边地市建立联席会议、风险评估研判、应急处置、信息共享等联勤联动机制,形成“深度、紧密、直接、高效”的区域协作模式,构建从中心到周边、以周边保中心的“大环保”格局。

雄安新区检察分院完善与周边及白洋淀流域兄弟检察院沟通协作机制,加强同公安、法院、生态环境局等司法、行政部门的外部协同,开展白洋淀全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通过机制的完善织密白洋淀生态环境综合保护网络。

跨部门、跨区划协作,合力守护白洋淀生态环境,不但构建了白洋淀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的“朋友圈”,更擦亮了雄安新区生态发展底色。

增强刚性约束用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近日,雄安新区中院受理了新区成立以来首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诉朱某等十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这起案件的立案,有助于破解“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困局,有力促进雄安新区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生态环境修复等相关产业发展,强化生态环境和人民环境权益保护。

类似的司法探索和实践,在白洋淀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中已屡见不鲜。雄安新区设立五年来,雄安新区政法机关坚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最严厉的处罚保护白洋淀生态环境,真正使其成为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雄安新区公安机关建立多警种合成作战、多手段同步上案的联动打击模式,持续推进白洋淀生态环境打击整治工作向派出所、刑警队等基层所队延伸,对各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零容忍、严打击”。

雄安新区中院在安新县法院设立白洋淀环境资源法庭,实现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诉讼案件“三审合一”,集中管辖雄安新区三县环境资源案件,有效解决环境资源区域管辖难题。

雄安新区检察分院成立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室,全面推进“专业化监督+恢复性司法+社会化治理”生态检察模式,对涉白洋淀生态环境犯罪案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坚持惩罚与恢复生态并举的司法理念。

在严厉打击的同时,雄安新区党群工作部还指导新区政法机关和三县加大普法宣传力度,让依法保护白洋淀生态环境理念在群众中入脑入心。深入集贸市场,向商贩进行保护鸟类、禁止非法捕捞的普法宣传;持续引导渔民加入白洋淀志愿者队伍,争做白洋淀保护神;推进乡土教材入课堂,把生态环保理念根植青少年心中。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白洋淀生态环境在法治护航下改善明显,昔日“荷塘苇海、鸟类天堂”的胜景正在逐步重现。一泊壮阔的白洋淀氤氲如梦,一座绿色生态之城拔地而起,雄安新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美丽画卷正在铺展开来。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