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福建福州:信用为基促善治 诚信守诺行致远
时间:2022-09-29 17:06来源:责任编辑:

首创公共服务电子支付二维码“福码”、个人信用评级“茉莉分”……近年来,福建省福州市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契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全社会信用建设工作,筑牢社会信用建设根基。

为全方位加速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让崇德守信获得“真实惠”,擦亮“信用福州”的品牌底色,福州市不断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稳步前行。

注重顶层设计,健全信用制度体系

据了解,福州市当前信用建设与人民群众期望还有些差距,社会整体诚信意识水平还有待提高,为此,福州市不断加强信用制度体系建设,加快形成信用主体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共治格局。

福州市不断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推行常态治理。颁布实施《福州市社会信用条例》《福州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暂行办法》《福州市信用红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福州市社会信用管理办法》等,在推进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放管服”改革中,先后制定建设标准规范14项,公布信用制度文件2698份,出台联合奖惩实施方案297个,建立差异化激励机制和惩戒约束措施。

福州市积极创新信用监管模式,实施精准预警。全面实施事前信用承诺、事中事后信用分类监管,全国率先成立专职市场监管信用风险预警职能机构,依托“福州市行政执法业务办公平台”开发“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系统,全省率先研发上线“福州市市场监管预警平台”,通过实践探索“信用+监管”“信用+联合惩戒”“信用+风险预警”等机制,将信用分级分类结果作为双随机抽查依据。构建9大类通用信用风险预警模型和5个专业模型,应用于智能分析、定期预警,累计产生预警信息4000余条。

福州市大力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提高诚信意识。研究制定扶持信用服务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社会评价,为应用信用评估结果提供服务。持续开展诚信“六进”系列活动30余场,制作全国首部原创大型诚信主题动画片《诚信漫游记》在央视新科动漫频道播出,创作全省首支旋律优美的《诚信福州》歌曲,促进形成“重信誉、守信用、讲信义”的良好风尚。

深化信用治理,全面推进“四信”建设

为推动信用主体自我约束,将失信行为拦在入口处,福州市全面推进“四信”建设,既做联合监管的“加法”,又做优化服务的“乘法”。

福州市稳步推进政务诚信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开展政府机构失信问题专题治理,依法依规处理“新官不理旧账”问题。建立公务员诚信档案,将公务员信用记录作为干部考核、任用、奖惩的重要依据。全市133个单位的521项政务服务事项和588项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辐射引领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福州市不断推进商务诚信建设,提高企业信誉度。深入开展“党员诚信示范店(企业)”“诚信示范街”和“诚实守信类”道德模范选树活动,在动态考评机制中引入群众监督、网络投诉等,营造浓厚的诚信兴商氛围。截至目前,已有850家“党员诚信店”、352家“党员诚信企业”、22名“诚实守信类”道德模范,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多层次、广业态的诚信示范群体,辐射带动商户自律意识及诚信服务水平提升。

与此同时,福州市同步推进社会诚信建设,提升社会诚信度。重点加强医药卫生、社会保障、劳动用工、文化旅游、知识产权和环境保护等民生领域的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公民信用信息档案,将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拖欠薪酬、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欺诈等与法人、责任人的信用关联,依规认定和归集共享各领域“红黑名单”60.7万余条。

福州市积极推进司法公信建设,增强司法互信度。出台《福州市法律服务行业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办法》,建立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司法鉴定人员等职业人群,以及律师事务所、公证机构、基层法律服务所、司法鉴定机构等单位的诚信档案,设置15项评分内容标准和5个级别等次实施分级分类监管,以司法公信促社会诚信。

强化数据赋能,深化信用惠企便民

为实现“信用有价”,福州市多措并举,聚焦结果应用增服务,积极探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社会治理有机融合模式,真正让诚信增“值”,让德者有“得”。

福州市不断深化平台数据应用,推进联合奖惩服务系统平台建设和信用信息数据归集应用,并与国家、省级信用平台互联互通,目前已接入各级信用单位667家,信用数据归集总量超30亿,提供“一站式”查询信用信息服务,累计查询93.8万余次,报送联合奖惩案例3万余例。在商业老街中亭街、历史文化名街三坊七巷和东百商圈,首创信用可视化示范街区(商圈),手机扫码便知商家信用。

福州市积极创新,刻画个人信用肖像。全国首创公共服务电子支付二维码“福码”,全省首创个人信用评级“茉莉分”,建设基于5大维度、243个评分指标项的“福码”+“茉莉分”个人信用评价体系,将信用数据采集和全程监管归于“一码”,实现全福州信用激励应用产品“一码通行”。在家政、保安、婚介等多个行业领域全国首创职业诚信绿码,可查询求职者不良社会安全记录。

福州市加大探索守信服务场景,开展“信易+”工程,发布《福州市民信用生活指南》,提供政务服务优先办理、简化手续、容缺受理的服务,开拓公共交通、政务服务、教育、医疗等30余个社会生活信用应用场景,推广“信易行”“信易批”“信易贷”“信易医”等,可享受并优先参与更优惠的出行服务和价格,已有5000万人次享受信用惠民服务,累计发放信用贷款6000余笔超百亿元。

(责任编辑:余晖杨)



黑龙江佳木斯:“三步走”工作法

凝聚市域社会治理内生动力

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在2021年年度全省平安建设、信访工作考核、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考核中均取得了排名第一的亮眼成绩。

作为东北抗联主战场、核心区,近年来,佳木斯市坚持传承和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并在此基础上,延伸出市域社会治理爱国遵法、团结奋斗、勇于争先的精神脉络,在全社会凝聚起共守平安、共创和谐的强大力量。

“踩好”爱国遵法、社会认同的“稳步子”

如何将爱国主义、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抗联精神内涵,融入市域社会治理全过程、各环节?

佳木斯市坚持用好红色基地,增设遵规守法主题。将抗联密营遗址、抗联雕塑馆、日军侵华罪证陈列馆等红色资源,打造成为政法队伍、青少年思想教育基地,定期举办爱国主义、公共安全、法律法规等主题参观讲座。例如,日军侵华罪证馆通过讲解日本“开拓团”犯下的强征暴敛罪行,寓普法于爱国宣传,让参观群众在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中进一步增强法治观念和守法意识。

此外,佳木斯市还依托汤原县北靠山村全省首家村级抗联历史纪念馆、向阳区九洲社区“红色九州”党史馆等一大批“家门口”的红色教育基地,创新调处矛盾前置“红色教育+普法学习”工作模式,解读《民法典》等法律法规,有效提升了干部群众依法办事、遵纪守法意识,打造了居民遵纪守法大讲堂、定纷止争主阵地。

“踏实”平安文明家风民风的“大步子”

佳木斯市十分注重发挥家风建设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用团结奋斗、拼搏进取的新时代抗联精神滋养家风民风,汇聚社会治理正能量。

在弘扬家风家训方面,佳木斯市结合《家庭教育促进法》普法活动,以“爱国、诚信、孝道、守法”等为主题征集红色家风家训,邀请抗日将领夏云阶外孙女李慧文、抗联名将王效明之子王民等抗联后代撰写红色家风家训。

同时,佳木斯市有关部门通过评选出200篇优秀稿件,编印《“传立家风家训·凝聚道德力量”宣传教育读本》,以“小”家风促进社会“大”和谐,用伟大的抗联精神指引后人,传承革命先烈优秀家庭文化。

据报道,三年来,佳木斯市选树“平安家庭”创建示范社区(村)41个,“平安家庭”创建标兵210户,全国“五好(最美)家庭”4户,佳木斯市深入开展“平安家庭”“五好家庭”“最美家庭(成员)”等系列创建活动,连续举办十八届“守望相助邻里节”,全面打造邻里互助“3分钟互救圈”等活动使得基层群众中涌现出了勇闯火场救出瘫痪邻居的救火英雄王世伟、照顾残疾邻居30年的助人为乐模范李茂文等一大批邻里互助互爱典型。

陈规陋习如何才能实现由治标到治本的华丽转变?佳木斯市结合扫黑除恶斗争,全面推动村(居)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等组织建设,制定完善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建立“文明积分超市”“道德银行”等激励机制的同时还通过开展“六无社区(村)”创建活动,组织“四警一律”等党员干部服务团队进社区(村)下网格,形成了家有家风家训、村有村规民约、市有文明公约的道德规范体系。

“迈出”社会治理善行义举的“新步子”

佳木斯市大力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等活动的开展。全国见义勇为模范“最美教师”张丽莉、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宋金和、亿元大奖彩票站业主于洪鹏夫妇等先进个人的出现,带动社会风气出现了明显好转。

三年来,佳木斯市总结和宣传典型事迹176个,入选“龙江好人榜”64人、入选“中国好人榜”3人。

在优秀人物带动的基础上,佳木斯市还引领带动广大群众积极投身群防群治、志愿服务等社会治理工作,通过开展“学典型树榜样、当先锋护平安”活动,形成了“大学生平安义工”“红袖标劝导队”等解纷创新举措。

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佳木斯市网格接收群众诉求20余万件,办结率94%,满意率90.6%,群众满意度如此高的背后,都在于佳木斯市结合优化网格化管理的需要,组织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担任专业网格员、全市党员干部担任兼职网格员,推动职能部门力量、职能、资源下沉,创新“网格+警格”“妇女微家”等“组团式服务”载体,在疫情防控、社会治安、便民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责任编辑:高梦圆)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