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月度“平安之星”】周飞:方舱里的“王牌军”
时间:2021-01-03 01:19来源:责任编辑:

9名尖兵,72天,1400次CT扫描,1600份核酸和血液标本检测,5600份执行医嘱,11200次发放药物。这是广东监狱援鄂医疗工作队自2月17日驰援武汉至4月28日返粤前交出的战“疫”答卷。

白衣作战袍,悬壶济荆楚。他们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阶段,毅然驰援武汉,在方舱医院、康复驿站战斗,承担起一线的救治、影像和检测工作。

援鄂医疗队在战“疫”一线李发健摄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方舱医院“关门大吉”,武汉重新焕发生机。广东监狱系统援鄂9人医疗队没有踏上返粤的归程,而是再次就地请战,4月10日,他们开始接管全线医院康复驿站,负责对康复者进行后续观察和治疗,防止出现“复阳”,全力以赴打赢疫情“歼灭战”。

这支从广东监狱警队中挑选出的精锐力量,在援鄂的72天里,成为了方舱里的“王牌军”。他们是医者、是警察,还是活跃在“疫”线的党员先锋。

“专家”来了患者心定了

从接到援鄂任务到出发间隔时间很短,不少队员都是刚结束连续执勤任务,匆忙和家人告别后,便踏上了逆行征程。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9人中,有全科医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深临床业务骨干、超10年CT影像诊断经验专家、硬核全能护士……“专家”来了,患者心定了。

CT组的两位专家成员梁文彬、梁波都是具有10年以上经验的影像主治医师。他们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只要眼睛盯着病人的CT胶片,数秒内就能发现其中的异常,援鄂以来,1400份精确的诊断报告,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极具意义的参考。

病毒无情依然向险而行

方舱内,北江监狱四级警长、护士江志星用压舌板轻轻压住病人舌头,然后迅速十字旋转擦过两侧扁桃体窝和咽喉壁三处,不到十秒,一个咽拭子便采集完成。“关键是看准快采,”江志星说。这样的动作,他每天要重复上百遍。

每一次操作,都是与病毒面对面,他却义无反顾向险而行。

他深知:早一分确诊,就能早一分救治病人。

先锋本色:“第一班我们先进!”

“第一班我们先进!”袁家台方舱医院开舱首日,领队李永辉和同队省监狱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方舱医院医师周飞带头冲进了病房。“老党员更应该在这个时候发挥作用。”李永辉说。

刚刚到武汉就申请入党的秦晨说,他深深被老党员们冲锋在前的精神深深感动,要用实际行动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老党员统一指挥、身先士卒,医疗队迅速拧成一股绳。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3月20日晚,在酒店楼道中,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入党宣誓仪式,周飞、江志星、秦晨、赖俊杰四名同志在战疫中又多了一重身份——共产党员。

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关键时刻成为国家的栋梁,最优秀的男儿就该这样!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身。在这场战役中,无论是老党员还是新党员,都肩负同样的使命和担当。

拼尽全力啃下“硬骨头”

3月6日,方舱内病人出院转到康复楼继续进行医学隔离观察,周飞主管的1号楼是“复阳”患者的集中观察点,一刻也不能马虎。高峰时期,一百多名病人CT图像,对应上万个薄层扫描图层。治疗有无进展?是否变成重症?关键信息一个不能漏,一个不能少。怎么办?

医学没有捷径,诊断更是马虎不得。周飞不厌其烦地每天重复查房、调整医嘱的工作。全副武装,刚开始交流还顺畅,数十个床位查下来,护目镜里已经溢满了雾气和水珠,他就趴在桌子上写医嘱,一字一顿,一丝不苟。

不只周飞,为了争分夺秒与病魔赛跑,队员们拼尽洪荒之力,啃下了很多块“硬骨头”。

“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

人手不够怎么办?“哪里需要我就在哪里战斗。”梁波主动要求到技师组,在临时搭建的不到10平米的集装箱中,他“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单枪匹马完成了一千多人次的拍摄检查工作。

改建后方舱医院共4层楼,护理用品、中药物资等只能依靠人力运输。起初人力紧缺,警察出身的医护人员便主动发挥职责,承担起搬运等大小事务。

“开始时,大家都很小心,生怕动作幅度太大扯开防护服。”阳春监狱一级警员、方舱管床护士的李发健说道,一箱中药足足30斤重,穿着防护服在楼层之间搬运,如同在“高原上行走”。作为医疗队中唯一的90后,尽管身体负荷大,但在李发健看来,“我是一名医护人员,更是一名警察,这是我力所能及的事情”。

治愈的,不仅是身体,还有心灵

作为援鄂领队,这不是李永辉第一次在危急时刻冲锋在前,早在汶川地震一役中,他就参加了医疗救助组。开舱以来,52岁的他每天坚持到病区查房,对病例深入分析、研究会诊。每当遇到情绪波动很大的病人,作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李永辉还会当起病房里的知心大哥,跟他们做科普、拉家常,教会他们多种释放压力的方法。

一位素未谋面的护士“网友”也向李永辉发微信感谢。在方舱工作期间,这名护士出现了强烈的应激症状,并通过微信群申请支援,作为全科精神科医生的李永辉马上应承下来。“我们不在同个酒店,只能通过微信交流。”李永辉说,但只要不当班,他总会抽时间和这名护士访谈,开导她的情绪。

信心和希望是最好的良药

3时至9时,9时至15时,15时至21时,21时至次日3时,每班次6个小时。

这6个小时,有白天,有深夜,有凌晨,每人每班管理超过40个床位,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他们用生命护佑生命。

他们乐观地总结出了一条令人心疼“规律”:从早到晚,值第一班的跳过早饭,值第二班的跳过午饭,值第三班的跳过晚饭。

“谢谢你们的医者仁心”“你们是疫情期间最坚实的依靠”“每一次问诊、每一句关心我们都铭记于心”……方舱心愿墙上写满了朴实真挚的感谢话语,传递出暖心力量。

队员们懂得,信心和希望是最好的良药。

何宝强说,印象最深刻的那次,14名出院病人整齐列队,用手语舞向医护人员表示感谢。这一刻,所有的疲倦一扫而光,所有的付出都得到了回报。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