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全省唯一!被评为“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是这样炼成的……
时间:2023-03-27 10:54来源:青海法治报责任编辑:李笑颖

以人民为中心,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立场。回应人民群众期待,解决人民群众反应强烈的突出问题,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司法机关责无旁贷。

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人民法院在司法为民举措上持续精准发力,逐步探索形成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思路。

今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挂牌命名全国100个中基层法院为“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西宁市城北区法院是青海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基层法院。

诉讼服务“便”字为先

【关键数据】2022年,西宁市城北区法院有662起案件在午间立案、677起案件在午间得到调解、181起案件在午间完成开庭。

西宁市城北区,汇集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产业园区,集中了西宁市大批高新技术企业,也聚合了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建材物流批发市场等大型市场。

在这片辖区,城北区法院因地制宜,探索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个个新举措。

诉前调解、诉调对接、案件收转、信访接待、诉讼引导、司法救助等多元诉讼服务“一站通办”。

民事案件、申请执行等跨域立案服务“一网通办”。

网上立案、网上缴费、网上调解等功能“一端通办”。

司法为民,首先要方便群众诉讼。通过“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西宁市城北区法院逐步形成了集约高效、便民利民的诉讼服务体系。

大堡子镇人民调解委员会驻城北区法院大堡子人民法庭调解室调解员倪艳丽,清楚记得去年上百名当事人在大堡子法庭拿到拖欠工资的场景。通过法官和调解员多轮调解,去年12月15日13时左右,百余名当事人在城北区法院大堡子法庭“午间法庭”拿到了被拖欠的27.64万元工资,百余件进城务工人员欠薪纠纷全部解决、履行到位。当事人激动地连连道谢,法官和调解员心中牵挂着的这件大事也终于圆满画上句号。

“午间法庭”,是西宁市城北区法院大堡子法庭针对辖区特点推出的“8小时以外”便民诉讼服务。辖区内大型企业职工上班请假不方便、集散中心商户生意忙碌走不开,“午间法庭”“假日法庭”便应运而生,这样的便民诉讼服务得到了群众连连称赞。2022年,城北区法院有662起案件在午间立案、677起案件在午间得到调解、181起案件在午间完成开庭。

“抬起衙门就群众”,马锡五式审判方式在城北区法院得到传承和创新。

在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在大堡子镇巴浪村村委会、在朝阳街道办事处北园村委会,法官们背着国徽,找好场地,就地开庭,立案、调解、解答……西宁市城北区法院“巡回法庭”把法庭搬到群众家门口,走入群众间,更近距离满足着群众对公平正义的向往。

创新思路“实”字为要

【关键数据】2022年民商事新收案件数首次同比下降24.75%,交出了一份基层社会治理的“城北答卷”。

2021年9月,城北区法院发出了年度首份《人身安全保护令》,向当事人、辖区派出所及居委会送达,合力监督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发生。这是民法典实施后,城北区法院受理的首例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案。

2022年7月,城北区法院发出了首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通知书》。在法院审理的一起涉及三名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中,为了让三名未成年人在日后能更好融入社会,不因犯罪而被人歧视,承办法官在判决生效后依法封存他们的档案,并依法向公安机关、检察机关送达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通知书》。

2022年8月,城北区法院发出了首份《离婚证明书》,仅记载了案件当事人姓名、身份号码、裁判文书生效时间等基本信息,与生效裁判文书具有同等证明效力,保护离婚案件当事人隐私。

从人身安全保护令到《离婚证明书》,再到《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通知书》,西宁市城北区人民法院紧紧掌握立法精神、领会工作要义、心系群众之难,做到民有所需,司法有所应。

城北区法院也将多元解纷机制融入到了城北区的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中,让各种解纷方式的作用得以发挥,有效化解矛盾。

基于城北区的特色——“大联调机制”,城北区法院探索了“六个精准对接”:精准对接人民调解、精准对接行业调解、精准对接律师调解、精准对接商事调解、精准对接专业调解、精准对接人民调解平台。

调解工作是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司法工作也是做群众工作,真正的案结事了是让当事人的心结也能打开。“六个精准对接”广泛吸纳了基层解纷力量,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

现在,城北区全区调解实现全覆盖,去年化解矛盾纠纷达1564件,其中驻院人民调解员化解纠纷615件。诉源治理初步取得成效,城北区法院在成为全省首家收结案“双破万”的基层法院之后,2022年民商事新收案件数首次同比下降24.75%,交出了一份基层社会治理的“城北答卷”。

高效办案“精”字为重

【关键数据】2022年,西宁市城北区法院以生效案件为示范,有效带动近6000起案件批量化解,一案精判,多案共赢,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实现了双赢。

作为城北区法院的派出法庭,廿里铺人民法庭管辖11个行政村及13个社区的民商事纠纷。

法庭面积不大,却承担着不少的办案量。廿里铺法庭副庭长李建萍为了忙而不乱,多年保持着随笔记录的好习惯,她的本子上工整密集记录着每天的开庭时间、数量和诸多待办事项。

随着城北区城郊经济的快速发展,廿里铺法庭辖区内近几年民事纠纷案件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法官人均收案数量在300起以上,居全省前列。

为了提升诉讼效率,减少当事人诉累,节约司法资源,城北区法院在全省率先开展一审民事行政案件示范诉讼试点工作。机制常态化运行以来,廿里铺法庭近年就审理了多起示范性案例。

在西宁市城北区柴达木路某小区业主诉西宁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系列案中,原告要求被告协助办理不动产权登记手续并给付违约金,该小区近3000户业主中有140余户因被告未按合同约定及时完成不动产初始登记提起诉讼,廿里铺法庭先行选取3件有代表性的案件进行精细化审理后,对其余140余件案件批量处理,被告及时履行了判决确定的义务,其他小区业主也就没有再起诉,小区业主与开发商的群体矛盾得以有效化解。

2022年,城北区法院以生效案件为示范,有效带动近6000件案件批量化解。廿里铺法庭庭长张永平告诉记者:“示范诉讼纠纷案件审理新模式提升了审判效率,节约了司法资源,降低了诉讼成本,强化了诉源治理,‘一案精判,多案共赢’,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实现了双赢。”

与此同时,不断探索小额速裁机制为提升审判质效开创了又一路径。

城北区法院选择审判经验丰富、调解功底扎实、善于做群众工作的资深法官组成小额速裁团队,专门负责办理小额诉讼案件。为了让小额速裁机制行之有效,研究制定了《城北区人民法院小额的诉讼程序操作规范细则(试行)》。去年,城北区法院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办理案件量达451件。

去年7月7日,城北区法院联合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设立了全省首个刑事速裁法庭,打造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对于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且取保候审的轻微刑事案件进入速裁程序后,公安机关十日内侦查,检察机关十日内公诉,法院十日内审结。这样高效集约的办案新机制,让轻微刑事案件办案周期大幅缩减。

城北区法院通过一系列创新司法为民举措,提升了服务群众本领,密切了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被命名为全国“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这样的荣誉让每一名城北区法院干警都备受激励。城北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鹏告诉记者:“这份荣誉是全院所有干警脚踏实地、常抓不懈干出来的。我们扎扎实实做好主责主业,那就是为人民群众办了实事。”

新征程对人民法院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在继续做好前期工作的同时,也将进一步围绕中心工作提升质效,进一步做到案结事了人和,胸怀人民情怀,向服务型人民法院转变,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新时代司法温度。”王鹏说。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