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小事不出村 大事不出镇 法治文化建设助群众过上幸福生活
时间:2020-07-31 21:58来源:青海省监狱责任编辑:安羽

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塘川镇地处互助县西南部,东邻互助县东山乡,南接西宁市韵家口镇,西连互助县西山乡、蔡家堡乡,北靠互助县威远镇,是互助通往西宁的咽喉要道。由于交通便利、厂矿企业较多,车辆、人员流动性大,又是多民族聚集地,再加上位于城乡接合部,致使塘川地区的治安状况相对较为复杂。此前,这里社情民意复杂,纠纷与案件不少。如今,这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刑事案件发案率大大降低,治安案件发案数明显减少,村民们纷纷表示:“吵架声少了,埋怨声轻了,住得也踏实了。”

坐得下板凳,拉得起家常,把办公场地搬到群众身边;只要发现群众有难题,便走在群众投诉前,主动上报相关部门,第一时间解决问题;不管是道路交通、婚姻家庭、邻里、损害赔偿以及生产经营等常见性、多发性民间纠纷,还是村务管理、征地拆迁和补偿、社会难点、热点纠纷,当地的老百姓都能有地儿说,有人管,这是“枫桥经验”在青海省互助县结出的“硕果”。

西然彭措(青海省司法厅派驻塘川镇刘家庄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以来,我们着力从建强基层党支部开始,主抓农村战斗堡垒。结合司法行政业务,把法治建设纳入到精准扶贫当中。我们驻村以后既要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还要把党和国家“最后一公里”的宣传落到实处。在司法厅和派出单位指导下,我们把法治文化广场建设作为突破口,搭建服务平台,做到矛盾调解前置,让老百姓能够在基层党支部的引领下,合理有序地进行法治诉求和矛盾调解,依法依规创业致富。

青海省互助县塘川镇刘家庄村的法治文化广场以“法治文化”为主题,通过法治漫画等形式,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并将广场北侧两间房屋改造成法治书屋,使法治宣传教育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同时,依托农民法治书屋设立矛盾纠纷调解室,发挥好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为稳步推进刘家村脱贫攻坚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15年10月初,青海省多巴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李沛文作为精准扶贫第一书记驻互助县塘川镇三其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三其村是省级重点贫困村,地少人多,且大部分土地于2011年被政府征用拟实施城乡一体化建设,后由于项目暂停而使大量土地荒芜。村里大多数村民外出打短工谋生,因为文化程度低又没技术,收入很不稳定,且残疾人、罹患大病、慢性病、无劳力的人数很多,这些家庭生活非常困难。在两年七个月的驻村扶贫工作中,通过青海省司法厅、青海省戒毒管理局、青海省监狱管理局和联点帮扶单位的全力支持,三其村的村两委班子得到加强,产业结构明显优化、贫困群众收入增加、村容村貌得到了显著改善,并顺利通过了县、市、省考核和国家第三方评估,完成了省定脱贫摘帽的任务。比如,贫困户许某,从一个住草棚的流浪汉,变成了住四间新房,用产业扶贫资金养羊育肥,自食其力的养殖专业户;帮助贫困户许某某老两口修建了两座温棚,指导他们种植绿色无公害蔬菜,每年都有两三万的收入,还被县上评为产业扶贫先进户。

2017年元月2号,村里召集群众大会,得知贫困户周某某在西宁务工清扫马路时被车撞断了腿,当时李书记心头一沉。原本夫妻二人种庄稼和打短工的微薄收入就难以维系老人常年的医药费、孩子上学的费用和一家人的生活,是典型的因病因残因学致贫的贫困户。现在又飞来横祸,这不是雪上加霜吗?李书记下定决心要通过法律的途径为周某某夫妇给个说法。但是这个维权之路,走的也很艰难。一是事发后,当事双方已经私下解决了,肇事方联系不上;二是只给交警报了案,因私了,没让交警来现场处理事故,缺少交警部门出具的事故认定书;三是周某某虽然在公司干了两年多,但是没有和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四是周某某夫妇,都没有文化,维权意识淡薄,看到公司实力雄厚,觉得自己就是个没有关系的弱势群体,根本打不起官司,也打不赢官司,对法律维权失去了信心。看到这些情况,李书记一方面搜集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和案例,给他们宣讲和解释,让他们坚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一定会保障每个人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带他们去省司法厅法律援助部门,向律师咨询如何进行维权,经过律师耐心细致的解释,我们确定了先进行工伤鉴定,再通过劳动仲裁部门来解决赔偿的思路。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于2017年7月13日,经西宁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七级伤残。2018年2月6日,西宁市城东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劳动仲裁:由该公司支付周某某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停薪工资、护理费、伙食费、交通费、后续治疗费等共85000元,一次性解决本案劳动争议。在替周某某打官司的时候,每当工作人员问周某某:“她是你的律师吗?你俩啥关系?”,周某某腼腆一笑,用生硬的青普话说:“我俩是姊妹,人家给我帮着做主儿来了”,当补偿款交到周某某手上时,周某某和家人万分感激,做了一面锦旗送到工作组办公室表示万分感谢。周某某劳动争议仲裁案办理终结后,在村里产生了强烈反响,既给当地老百姓上了一堂生动的普法维权课,又依法捍卫了公平正义,保障了弱势群体的权益,使普通百姓赢得了尊严和权利,他们深深体会到了法律的公正和人间的真情。法治扶贫要让群众不仅在收入上脱贫,而且要在法律知识上也脱贫,懂得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第一书记介绍

刘家村第第一书记西然彭措(右)

西然彭措警官,中共党员,现任青海省监狱管理局机关工会主席,二级警督;先后在戒毒所、康宁监狱工作,在多岗位锻炼,工作能力强,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岗位适应能力突出,2018年3月因精准扶贫工作需要,经组织选派,派驻互助县塘川镇刘家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因工作出色,2018年被评为青海省工会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公务员,2019年荣立个人三等功。

李沛文警官,大学本科文化程度,中共党员,1999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青海省多巴强制隔离戒毒所党委委员、政治处主任,二级高级警长。2015年10月,该同志受组织选派到互助县塘川镇三其村担任第一书记。自驻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她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严守纪律,扎实工作,团结村“两委”班子,从三其村实际出发,坚持多元化发展模式,经过两年七个月的努力,在省厅、局和联点帮扶单位的全力支持下,村两委班子得到加强、产业结构明显优化、贫困群众收入增加、村容村貌得到了明显改善,并顺利通过了县、市、省考核和国家第三方评估验收,完成了省定脱贫摘帽的任务。因工作成绩突出,2017年3月被海东市委市政府评为优秀驻村“第一书记”,所在村被评为海东市脱贫攻坚工作先进集体。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