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6.1万户长参与农村治理、特邀调解员人员1974名,甘肃践行“枫桥经验”实践
时间:2021-09-09 16:44来源:甘肃政法网责任编辑:邓亮

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县(现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此后,“枫桥经验”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其内涵是,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解决群众自己的事情,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2018年11月,中央政法委和浙江省委在“枫桥经验”发源地联合召开纪念大会,提出要在新时代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近年来,甘肃省按照中央政法委总体要求,大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和平安甘肃建设,采取了一批符合甘肃实际、有创新和特色的硬核措施,在“谋划布局”“评价导向”“工作联动”“信息联通”“问题联治”“管理精细”六个方面实现破题攻坚。

瓜州县公安局柳园公安检查站民警整装待发。

集民智汇民力

在兰州市七里河区小西湖派出所辖区,活跃着一支400多人的“西湖蓝盾”义警队伍。

他们当中,有的是小区保安、物业人员,有的是辖区党员、志愿者。佩戴上蓝色的“西湖蓝盾”袖标,他们就多了一重身份——辖区平安守护者。

在小西湖派出所的统一协调管理下,他们进行安全巡逻、矛盾纠纷调解、警民沟通联络,用小西湖派出所所长汤继平的话说,他们是街面的“活探头”、安保“黄金眼”,更是辖区的治安“壁垒”。

小西湖派出所辖区地处兰州市南大门,3平方公里的面积上,居住着10多万人口,其中流动人口就有3万多人,辖区社会治安形势相对复杂。

面对这样的状况,单靠派出所的民警辅警力量,很多工作无法深入开展。

小西湖派出所借鉴“枫桥经验”,2019年5月,组建了全省第一支由社区民警统一管理,以辖区单位物业保安员为主体,以社区党员和社会志愿者为辅助力量的“西湖蓝盾”义警队伍。

在派出所辖区的9个社区,都建有“蓝盾义警工作微信群”。每个社区的义警每天反馈辖区治安情况,由社区民警对相关情况进行综合研判。同时,义警还会把巡逻、楼院看护过程中发现的矛盾纠纷等情况及时上传工作群,让矛盾早发现、早化解。

除了400多名义警,还有一支重要的社区民警力量活跃在小西湖派出所辖区。他们熟悉社区情况,充分发动社区群众参与群防群治。

在瓜州路社区,刘兰香警务室名气不小,几平方米的警务室,一年接警量可以达到上百起。辖区3473人,刘兰香认识一大半,开展起工作来自然顺畅许多。

在工作中,她发现社区中有很多“能人”,有律师、法官,还有心理疏导师等等,刘兰香和他们交朋友,还把他们拉入了社区治理的“朋友圈”,她邀请律师、法官进机关、进单位、进学校、进社区讲法普法,营造法治社区的良好氛围。

在刘兰香的建议下,瓜州路社区成立了居民议事厅,将每月4日、19日定为居民议事日,老百姓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都可以拿到居民议事厅来议,集思广益共同解决问题。

建在建工中街社区的郭勇警务室,同样借助义警的力量能够精准解决问题。

社区里如果发生矛盾纠纷,郭勇总是能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我们先安抚双方情绪,不能让其有违法犯罪行为,其次是劝导,然后设法解决问题。”郭勇说。

在小西湖派出所辖区,依托社区民警工作队、蓝盾义警队,依靠社区警务调解工作站、蓝盾义警工作站,借助基础管控网、基础综治网、基础服务网,发动全辖区的力量,在民警、义警、群众的合力推动下,小西湖派出所辖区的治安近年来持续好转。据汤继平介绍,今年辖区接报110总量同比下降26.3%,刑事警情同比下降19.5%,治安警情同比下降37.2%,电诈案件同比下降25.9%。

兰州公安创新推出16项特色举措,设立窗口服务“绿色通道”,进一步提升服务主动性。

矛盾就地化解

在榆中县甘草店镇,老张很有名。

“多亏了老张的耐心调解,解决了我家里的矛盾,还帮我申请了低保,使我后半生的生活有了保障。”提起老张,曾委托甘草店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解决家庭矛盾的王秀兰(化名)充满感激。

王秀兰口中的“老张”叫张有贵,是镇上口碑好、威望高的老人,也是甘草店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一名志愿调解员。74岁的他凭借对镇里情况的熟悉,两年间调解解决了20余起家庭邻里、用地占地等矛盾纠纷。

除了像老张这样的志愿调解员,甘草店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还有6名调解员。

在甘草店镇,近年来大力推行“两条线工作法”:由镇党委、村党支部、党员构成党务工作线,由镇政府、村委会、村民小组构成政务工作线,及时准确宣传政策,排查矛盾纠纷。同时,“十户联防”政策也为镇上的治安加上了一把“平安锁”:甘草店镇将每10户居民组成一个小组,这10户居民的手机号组成一个网格,每一户居民的手机上均安装有“平安榆中”APP。居民有任何矛盾纠纷和治安情况可通过APP上传,村级管理员、镇级管理员可随时查看详情,及时进行化解,治安案件可同时与派出所人员联合处置,防止“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在此基础上,甘草店镇还整合镇村组党员干部、派出所民警、综治员、护林员、禁毒志愿者及公益性岗位人员等多种力量,共建基层治理网络,全面掌握社会治理信息,对社会治理难题一“网”打尽。

“土地、占地、邻里矛盾、婚姻纠纷是我们日常调解工作中最常遇到的问题。”甘草店镇司法所所长王胜利介绍说,根据农村矛盾纠纷的主要类型和特点,甘草店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协调土地管理、公安、司法等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联合排查,确保矛盾纠纷及时就地化解,并在调解的过程中进行普法宣传,引导群众自觉遵纪守法,通过牢固树立法律意识来预防矛盾纠纷产生。

甘草店镇还主动出击,通过走访、摸排等多种形式,掌握纠纷信息,排查纠纷苗头。全镇党员干部走进田间地头,走到农户家中,收集群众在生产生活、就医就业、求学务工、住房出行、惠民政策落实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建立问题意见台账,逐项进行化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据介绍,2018年以来,甘草店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677余起,调处率达98%,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调解为民服务承诺。该镇调解委员会也被评为甘肃省2021年度首批“枫桥式”人民调解组织。

甘草店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纠纷调解。

践行“枫桥经验”,以调解化解矛盾,在兰州市城关区广武门派出所辖区也得到了很好的运用。

“要化解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调解’,调解也是‘枫桥经验’最重要的‘法宝’。”广武门派出所所长宋治国说。

2019年,兰州市城关区广武门派出所辖区内一培训学校因拖欠工资,致使教师停课、家长不满。

派出所民警得知这一消息后,迅速与培训学校联系沟通,协调相关部门联合工作,召开现场调解会,耐心劝导涉事人员,及时化解了矛盾纠纷。

在践行推广“枫桥经验”的过程中,广武门派出所专门设立“金钥匙调解室”、样板警务室等,邀请司法所工作人员、律师、居民代表等组成“联调协会”,共同预防并化解矛盾。据介绍,去年派出所调解纠纷300余起,调解率高达99%。

近年来,电信诈骗类案件多发频发,广武门派出所构建了以反诈联盟为基础的“党政发力、数据借力、科技助力、群众加力、社会聚力”的电诈防范治理新模式,并充分发挥志愿者、保安员、快递员等群众力量组建反诈联盟小分队,在社区进行反诈宣传。

近日,广武门派出所辖区内某公司出纳接到老板要求转账的微信。

由于派出所前期的反诈宣传,出纳提高了警惕,打电话向派出所民警咨询。经过社区民警帮助核实后确定是电信诈骗案件并予以阻止,这起金额高达48万元的冒充领导类电信诈骗未能得逞。这位出纳感激地说:“谢谢警察同志!要不是你们,损失可就大了。”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广武门派出所辖区内的电诈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56%,全所三个警务区实现“无诈社区”。

宋治国说,广武门派出所通过“忠诚铸警魂,平安广武门”党建品牌,推动矛盾纠纷联调、实有人口联管、安全隐患联治、重点区域联防、安全防范联宣,有力确保了辖区平安。

平安大家守护

兰州新区秦川镇炮台村是我省评出的省级美丽乡村,这里除了村容美,还因为邻里和睦、矛盾纠纷少,被司法部、民政部评为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在炮台村,开展社会治理“有一套”:村党支部、村委会严格把好调委会调解员的选拔关,选出能力素质高,群众威信高,文化水平高的人员担任人民调解员。同时,指导各社对矛盾纠纷一经发现及时上报,充分发挥村社群防群治的调解网格作用。

2019年麦收时节,雨后的村路变得泥泞,二社村民张某开着拉麦子的车经过哥哥的打麦场,把平展的麦场辗轧出了沟辙,双方遂起了矛盾纠纷,兄弟俩剑拔弩张。

得知这一情况后,村党支部书记、人民调解员于福文赶到现场。

“我问你,你俩是不是亲兄弟?要是你弟弟遇到了困难,你帮不帮忙?”于福文一句话,问得哥哥默不作声。

于福文随即又说:“兄弟如手足,你们是一家人,能因这点儿小事儿打架吗?”

“我们再不吵了。”哥哥的情绪缓和了下来。

“那我看着,你们兄弟俩握个手,就此和解了。”在于福文的调解下,兄弟俩的不快烟消云散。

仅2020年,炮台村就排查出矛盾纠纷89件,调解87件,“小事不出村”成效显现。于福文也被省公安厅评为全省优秀治安户长。他告诉记者,现在村里各项工作都进行法治化管理,村民有问题、矛盾,先找村里解决,邻里团结、和睦相处的乡风已逐渐形成。

为探索群防群治新局面,我省从2019年年初开始,在农村地区逐步推行“治安户长制”。

“治安户长制”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公安部门通过村委会,再向下延伸一步,农户以小组为单位,推选出一名治安户长。可别轻视这一个个“户长”,他们能力强、信誉好、威望高,又有为村民服务的热情,村民也信得过。借助“户长”的力量,我省各地实现了以群策群力、群防群治推动共治共建。

据介绍,两年来,我省共有6.1万名治安户长参与农村平安综合治理,他们成为守护农村居民平安的重要力量。

助力平安甘肃

在我省,正在将创新发展“枫桥经验”贯穿于平安甘肃、法治甘肃建设全过程。

为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解决纠纷的需求,全省各级法院大力推行一站式多元解纷。庆阳市积极借鉴“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作用,庆阳中院和庆阳市司法局在庆阳中院设立人民调解室,分级搭建了诉前调解新平台,既减轻了法院的审判压力,又为当事人节约了诉讼成本,提高了审判质效。环县法院与县司法局在法院设立人民调解室,并在基层法庭同步设立了人民调解工作室。

两当县法院派出法官到帮扶村,按时列席村“民事直说”会,征求群众意见建议,讲解法律知识,坐班化解矛盾纠纷。

这种多元主体参与、多方责任共担、多种机制共振、多种资源整合化解纠纷方式,成为全省法院打造的社会治理本土化样本模式。

在此基础上,我省各级法院与对应层级单位还就劳动、知识产权、金融、保险等纠纷,积极推进“点对点”在线诉调对接。酒泉市、甘南州等地建立金融调解中心,白银市、金昌市等6个中院建立劳动争议诉调对接中心,兰州市、天水市法院探索创新知识产权诉调对接,将诉前调解职能分流至专业性、行业性组织,专业化分工、一体化发力,发挥多元解纷最大效能。

2019年以来,全省法院诉前委派调解案件149320件,诉中委托调解案件74304件,全省各级法院共对接调解组织2918家、聘请特邀调解员人员1974名。

金昌市永昌县法官就地化解纠纷。

2018年以来,我省检察机关以12309检察服务中心建设为重要依托,努力构建“信、访、网、电”四位一体的诉求表达体系,着力解决群众“控告难”“申诉难”问题。各级院坚持有访必接,有信必阅,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推诿、不敷衍,在畅通控告申诉渠道的同时,以法治精神为导向,以维护权益为关键,以解决实际困难为重点,积极推动化解案件背后的矛盾纠纷,解决涉法涉诉信访群众实际困难,努力践行“枫桥经验”。

在甘肃,“枫桥经验”在与省情结合中历久弥新,它的内涵不断丰富、功能不断拓展、效果不断显现,为全省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和平安甘肃建设注入了新的力量。

甘肃省检察院第十检察部就一起刑事申诉案举行公开听证会。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