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争房产
弟弟将哥哥告上法庭
哥哥拒不履行腾退房屋义务
法官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
最终成功执结案件
兄弟二人亦握手言和
近日
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
报道了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法院的一起执行案件
快来看看是怎么回事吧~
案情简介
今年64岁的王某甲和61岁的弟弟王某乙自幼随父亲在陕西西安生活。其父亲去世后,留下两套安置房。因王某甲夫妇长期负责照料父亲的饮食起居,在其父去世前后,他们便一直居住在安置房中,王某乙则在外独立居住。后兄弟二人因继承问题未能达成一致,王某乙于2018年将王某甲诉至西安市未央区法院,要求分割其中一套房屋。经法官调解,双方达成一致,由王某甲向王某乙腾交一套房屋,但其一直未予履行。
2020年1月,王某乙向西安市未央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经过
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杜娟第一时间向王某甲送达了执行通知书,并通过电话与其取得联系。电话那头的王某甲情绪激动,言语中充满了对弟弟的埋怨与指责。由于当时临近春节,随之受疫情影响,法官只能通过电话做双方工作,虽多次交流但未能取得实质进展。
为促成案件顺利执结,执行法官转换思路,用真心、耐心、恒心,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反复进行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希望能够解开他们的心结。通过交流,执行法官得知哥哥王某甲心中早已认定父亲遗留的两套房产,有一套应该交给弟弟,只不过因为父亲去世至今未能安葬的事情,才对弟弟有所芥蒂。执行法官主动告诉王某甲,愿意帮他和王某乙商谈其父亲的安葬问题。至此,王某甲的情绪终于有所缓和,他对执行法官说:“杜法官,你的这份真诚,打动了我。如果你能帮我协调好父亲的安葬问题,我愿意配合执行。”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执行法官对症下药,及时联系王某乙协商相关问题。经过沟通,王某乙也终于理解了哥哥的不易,表示愿意承担父亲所有的安葬费用。
执行结果
4月28日,当执行法官来到腾房现场,发现王某甲已主动将房中物品搬离,并拿出房产手续、水电卡和其他票据。更令人欣慰的是,王某乙也在河南老家,提前为老父亲精心选好了墓地。十多年来,兄弟二人第一次以“和平”的方式,推心置腹地商量父亲的安葬事宜。一起房屋腾交的执行案件就此圆满执结。
法官感悟
腾退房屋是一种常见的执行案件类型,但本案是年逾60的两位亲兄弟之间的纠纷,双方因父亲的赡养、安葬、遗产的继承等矛盾造成巨大的隔阂,且被执行人常年患病,如果简单的采取强制措施腾退,可能会引发新的情感冲突,激化矛盾。在本案的执行过程中,我们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反复沟通,分析被执行人拒不主动履行义务的症结,超越案件本身的执行内容,帮助双方当事人商议父亲的安葬问题,最终在依法执结案件的同时,解开了兄弟二人之间积累的心结。
人民法院善意文明执行,依法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积极发挥治愈、修复、监护社会关系、家庭关系的职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实现以司法促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