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从“40后”到“00”后,TA们生在不同年代,为何却有着相同的经历?
时间:2022-05-18 15:06来源:贵州监狱责任编辑:王晓

“一张过去的老照片

让我回忆了这么多年

这身警服已从橄榄绿变成了藏青蓝

我看着发黄的旧照片

还有当时你稚嫩的脸”

从1940年到2000年

TA们生在不同年代,却有着相同的经历

TA们在这片热土上挥洒汗水、绽放青春

TA们拥有同一片蓝天

“40后”民警

特殊园丁


张建谦,贵州省福泉监狱退休民警,一九六五年考招到隶属贵州省劳改局的福泉磷肥厂工作。

“我一九七四年被提升担任宣传科宣传干事。一九八三年调进犯人后福泉磷肥厂成为贵州省第一劳改支队,任管教科副科长。”张建谦说道。

管教科的工作不仅是完成对罪犯的管理和教育改造,更重要的是要对一线民警进行劳改业务培训和指导。一线民警是贯彻执行党的劳改工作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人,他们肩负教育、改造罪犯的任务。管教工作的好与坏,改造质量的优与劣,生产任务的完成与否,与干警们的政策水平,业务能力和干事热情密不可分。为此,在张建谦的组织下,管教科通过举办各种以业务内容为主的短期培训班,让一线干警通过培训,成为一名集"父母""教师""医生"优秀品质于一身的民警。同时他注重经验总结交流,于一九八七年在第一期《贵州劳改法学研究通讯》上发表论文《对福泉劳改支队管教干部的调查分析》,并获论文二等奖荣誉。

夕阳红似火晚霞胜春光


右二为高建民

高建民,60年代经局统一招考,分配到贵州省羊艾农场(现羊艾监狱)工作。从18岁参加工作直到退休,一干就是42个春秋。

退休后,他积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2010年羊艾监狱成立退休干部党支部,因工作需要,经组织推荐和党员选举高建民任离退休干部支部书记。

任离退休干部支部书记后,为使离退休干部老有所乐,他与支委同志一起千方百计积极组织离退休干部为监狱发展建言献策,开展各种有益身心健康、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同时,经常开展走访慰问及时掌握每名同志及其家庭的情况,遇到问题积极上报组织配合解决。一位老同志对他们感慨地说:“这是精神上的治疗,组织关心,比吃什么药都管用。”

“50后”民警

那顿午饭,我们没有吃上


图为周丽芬一家

周丽芬,贵州省福泉监狱退休民警,1978年到监狱工作。

周丽芬回忆:“那是1988年夏天的早晨,我和爱人像往常一样去上班。当时我在监狱保卫科工作,爱人王新元是医师在监狱医院上班。突然,办公室的电话响了,有人反映说砖瓦窑发生突发事件,我们赶往现场后发现现场有伤员,于是我在现场处理,爱人在医院抢救,等事情处理完回到家已是下午,家里蒸饭锅里的水烧干了,锅也坏了,火也灭了,更谈不上吃饭……

那时,监狱交通闭塞、物资匮乏,没有电磁炉、没有液化气,几乎家家是靠烧煤炉子或是烧柴火煮饭做菜,当时单位规定每天上下午各有半小时的买菜煮饭时间,我们每天就靠这半小时,回去把饭蒸上,中午12点下班回家饭正好蒸熟。

如今,戒毒所工作的儿子偶尔会给我们发来他们单位中午就餐的相片,与我们那个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景象早已不复存在。”

我做到了


左一为张登毅

张登毅,贵州省羊艾监狱退休民警,1958年生,1974年入警,1986加入中国共产党。

张登毅高中毕业后就踏入了上山下乡的队伍,1985年底开始从事监狱一线工作,分别当过生产干事、教育干事、管教干事等。后提任大队长期间,通过全体民警的努力创建了全省监狱系统第一个文明监区。之后张登毅同志曾到各岗位上任职交流,2009年底,交流到新成立的贵州省羊艾监狱工作。

2018年11月26日,张登毅同志退休了,这一天,他起了个大早,穿着警服端详着镜子里的自己,不时扯一扯衣角,明明前一晚仔细熨烫过的衣帽,却总感觉还不够平整。“在入职的第一天,我宣誓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我做到了。”他眼神坚毅地说,“退休了,也有责任尽己所能去维护社会稳定,即便脱下了这身制服,我也依然是一名‘民警’。”

“60后”民警

因为热爱


杨乔平,贵州省安顺监狱退休民警,1984年12月入警。

19岁的我经过统一招考,由一名煤矿工人正式成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我被分配到轿子山监狱管教科民警队工作(后调安顺监狱)。那时,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除了中午和下午吃饭的时间,每天晚上11点才到家。

在对罪犯的管理过程中,有时遇到个别情绪很不稳定,抗拒改造,和干警对着干。由于年轻,我也曾迷茫过,感觉一线管教工作存在一定的挑战性和风险性。

一路走来,我意识到罪犯不服从管教,与我的业务能力、管理水平有关。于是,工作中我一边向老同志请教,一边给自己充电,先后考取专科、本科,随着管教专业理论知识的提高,慢慢我开始有一套自己的罪犯管理方法,管理起来也变得游刃有余了。

回想过往,我的工作忙碌而平凡,穿过四种样式警服我想说:干一行爱一行,我做到了。

那天依然历历在目


佘正江,贵州省黔东南监狱民警,1987年入警。

87年火红7月毕业季,我来到省劳改局政治部报到,经过10多个小时,一路风尘,傍晚到达东坡茶场。饭后沿着场部后面弯曲的马车路漫步,隐约见到的是几栋低矮干打垒平房,几处微弱的灯光,满是茶树的山头,这就是军事化农场吗?带着这样的问号我彻夜无眠。直到第二天清晨,部队的军号声、战士的操练声、二大队“劳改犯”的出工哨声响起,我才明白,这才是真实的“劳改农场”。

7月24日二大队二中队队长带着我拿着6根警戒旗,领着56名“劳改犯人”到虎穴坡采茶,这一天成为我入警入职后的第一岗。1987年11月15日场部配发了服装,穿上了我入警的第一套草绿色警服,佩戴上第一枝红领章和盾牌,正式从青年学子成为监狱人民警察。

三十多年过去,那天依然历历在目。

“70后”民警

我与监狱休戚与共


陈刚,贵州省王武监狱民警,今年48岁,是一名共产党员,1993年入警。

有那么一群人远离城市的喧嚣,默默扎根偏僻之地,行使着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改造着“另一群需要受到惩戒的人”他们就是——监狱人民警察。而我有幸也是他们中的一员。

“东方红,太阳升……”70年代的我们,从小听着这首歌长大,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我们有着共同的信仰。步入80年代、90年代到今天,弹指间二十九年一晃而过,我从风华正茂到现在两鬓已白,留下了岁月的足迹,见证了祖国的变化。我也从办公室的绘图技术员,到监区的生产干事,再到今天的监区长,我与监狱休戚与共,一同成长、成熟。

入警的颜色是橄榄绿


李环,贵州省遵义监狱民警,1972年生,1994年到遵义监狱工作。

去单位报到那天,脑海里想象的都是熟悉的儿时环境,但到单位,还是忍不住唏嘘感叹。

那个时候的遵义监狱,红色的砖墙斑驳破旧,办公室内阴暗潮湿,围墙颜色新旧不一,各个监区自成一片。

入警时的警服是橄榄绿色的,回想起第一穿上笔挺的警服、戴着二毛一的肩章,配上我稚嫩的面孔,新奇又激动。

穿上“橄榄绿”的那几年,正是监狱工作最困难的时候,也是我们从劳改干警过渡到监狱警察最为关键的几年。2000年后,警服陆续换装成99式,看着藏青蓝的警服,银色的配饰和肩章,偶尔也会怀念92式警服,因为那承载了我的青春、憧憬、激情和梦想。

“80后”民警

向阳而生,茁壮成长


陈民妤,贵州省司法警察医院民警。时光如梭,当一批又一批的新干警充实到监狱警察这个大家庭,为警队注入新鲜血液时,再回首,不觉中,我已从警八年。

八年前参加公务员招录时的紧张兴奋,第一次拿到警官证时的骄傲自豪,一开始接触服刑人员时的担忧顾虑……那么多的回忆汇聚在一起,开启我的从警之路。年幼时,身着83式警服的爷爷成为我心中那道正义的光,当初种下的从警种子,如今,已生根、破土、发芽,始终向阳而生,茁壮成长。2020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而来,我和我的战友们并肩奋战在医院的抗疫一线,一个个“警医卫”默默守护着监狱的夜,为监狱的医疗监管安全编织起一张结实的防疫大网。八年的时光,让我逐步成长,它将我的青涩褪去,使我在从警路上变得从容而坚定。

“90后”民警

实现儿时梦


陈玉帛,贵州省广顺监狱民警,2020年考到监狱系统。

成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之前,我发过传单、当过老师、主持过婚礼、参加过车展、做过展台……也进过企业、进过社区、当过电视台栏目主持人,但却不曾想最终实现了自己的儿时梦,成为一名人民警察。

从毕业开始备考,一路走来,都不是那么容易,自学过、也报过班,终是有幸挤入了这支队伍。初入警时,也会不习惯“头发不能披、指甲不能留、漂亮衣服不得穿”。后来,我慢慢明白这是组织的纪律,懂得了对党忠诚、服从纪律。

这一年多的试用期,从报到经历的训练,再到部门展开工作,再到被抽调后又回归原岗,一路走来,“感恩”二字作为总结,一是感恩组织赐我一身藏蓝,褪下礼服熠熠换为警服飘飘;二是感恩因工作结缘的领导和同事,感谢这一路的教导、帮助。三是感恩家人朋友的理解与陪伴,经历着不同工作、不同环境的转换,后又经历了疫情的冲击,一路走来,还好你们都在!

那道巨大的铁门,深深地震撼我


刘天琦,贵州省桐州监狱民警。

2021年,24岁的我刚大学毕业不久,经历层层选拔成为了一名监狱人民警察。记得第一次来到单位时内心满怀了仰慕与憧憬。到监狱报到第二天,就亲眼目睹到封监执勤民警的换防交接,集合列队,整齐划一,伴随着洪亮的口号声义无反顾地踏入那道巨大的铁门,深深地震撼我。当领到属于自己的警服和警号时,更增添了一份神圣感、归宿感与责任感。

后来,我成了来往换防的民警队伍中的一员,在传帮带的作用下,逆流而上,踏浪而行,身着藏蓝坚守在高墙内。来到监管一线后,我开始学习如何去接触、了解、管理罪犯,学习怎么开展监狱各项业务工作,如今的我对警察和监狱的职责与使命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和思考。

“00后”民警

我相信我可以


赖晓婷,2021年来到贵州省第一女子监狱,成为一名光荣的监狱人民警察。

牢固、庄严、肃穆……这是监狱给我的初印象。

记得第一次进监前,站在监狱大门外等待,心里有些激动,但更多的是好奇。当监狱大门缓缓打开,我看见了高墙电网、重重门禁、密布的监控摄像头,监狱给我的感觉是沉静而又庄重的。当我对监狱的好奇心得到了一定的满足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满头的问号,监狱工作是做什么?我又要做些什么?我能不能干好这份工作?而这些疑问很快被我的师父帮我解惑了。

“干事一定要细心,细心,再细心。”这是我的师父韦昌梅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当天师父就带着我开始“实地”学习。

“你在巡查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监舍大门、储物间的门是不是已经锁好,钥匙一定不能乱放”“重点时段要加强巡查、重点区域要多加留心、重点罪犯要密切关注”,就这样,师父一一讲解着工作内容及需要注意的细节。从监舍到车间,从罪犯起床到就寝,从翻阅档案到教育谈话,通过师父详尽的介绍,让我对监狱工作有了初步的认识,也逐渐明白我该做些什么,让我少了许多疑惑,多了一些从容和底气。

现在要问我:“能不能干好这份工作?”

我的回答是:“我相信我可以!”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