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主城区所有殡仪馆在哪儿门清,梦想成为“拿枪”警察的他,为何却操起了手术刀?
时间:2022-01-19 16:50来源:重庆长安网责任编辑:王晓蕾

法医,是公安队伍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水警法医,又是法医队伍中一个特殊的存在。他们的身影更多是出现在激流险滩、怪石河岸、泥泞江边,面对的大多是水中浸泡多时、高腐高毒的尸体,要经受视觉、嗅觉更大的冲击和考验。

杨剑林,这个从小在江边长大的重庆崽儿,16年法医生涯,山城的大江大河,在他眼里,不仅有风光迤逦的两岸风光,更藏着一个个案件背后惊心动魄的真相。


他的“职业病”:

重庆的网红景点不熟  但主城所有殡仪馆在哪里门清

2021年12月18日,时针已指向晚上10点过,杨剑林在家中辅导完女儿的功课,把孩子哄睡后,也准备上床休息了。

电话响起,来任务了:在大渡口区某码头江边,发现一具尸体,已被打捞起来。

杨剑林立即换好衣服,往现场奔去。


在江边进行完第一现场的勘验,杨剑林又马不停蹄地奔赴殡仪馆对尸体进行进一步检验。

16年来,这样的生活状态他已习以为常。用他的话来说,重庆有哪些网红景点他也许不清楚,但主城有多少个殡仪馆,分布在哪个位置,他倒是清楚得很。

与陆上法医大多只需要在自己的辖区内执行任务不同,作为一名水警法医,杨剑林负责的是重庆主城两江四岸,200余公里水域的刑事案件及重大影响事件的现场勘验和尸体检验鉴定。

尸体在哪个辖区的江河打捞起来的,就会就近送往哪个辖区的殡仪馆。这些年来,主城大大小小的殡仪馆,每一家他都不知道跑了多少遍了。

杨剑林连夜赶到殡仪馆,换上防护服,戴上口罩、手套,开始对逝者遗体进行检验……

尸体因在水中浸泡时间长,常伴有强烈的刺鼻气味。杨剑林说,不亲身经历过,体验不到那种味道的“杀伤力”,不仅恶臭,还会形成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对人体健康存在很大威胁。

“戴着口罩也挡不住那个味儿,吸进去是那个味道,呼出来的都兜在了嘴里、鼻子里,特别难受。”每当说起这些,杨剑林就忍不住皱眉和苦笑。

尸检时,还常常要低着头,哈着腰,这样的姿势要保持数小时,起身时,常伴着头晕目眩。

正是在这样的场景下,16年来,杨剑林面对上千具尸体,用手中的手术刀,为一起起悬疑案件拨开云雾,指明办案方向。


他的梦想

成为“拿枪”的警察  却操起了手术刀

和很多男孩子一样,当警察,是杨剑林从小的梦想之一。“我说的是那种‘拿枪的’警察,我觉得他们维护社会正义,特别荣耀,也很威风。”杨剑林笑着。

1982年,杨剑林出生在重庆忠县,喝长江水长大。重庆的山山水水从小在他心中,是江边民舍里升起的袅袅炊烟,是微风拂过江面的阵阵涟漪,是夕阳映照下的粼粼波光。

那时的杨剑林从未想到,长大后他驰骋在家乡的山水间,更多面对的是“不太美丽”的另一面。

读大学时,杨剑林考取了山西医科大学法医专业。2006年毕业后,杨剑林回到老家,成为忠县公安局的一名法医。2010年,他被调到重庆市公安局水警总队,继续从事法医工作。

重庆独特的山城、江城地貌特色,也赋予了法医特殊的职责。

每当110警情到来,杨剑林要出的现场大多是怪石嶙峋的河滩、荒无人烟的沼泽、风高浪急的江面……

“10个现场有9个是通不了车的,而且都是泥泞路。”杨剑林说,有时走着走着就发现鞋没了,原来深一脚浅一脚踩到了泥里,脚拔出来时,鞋子已经被淤泥“吞噬”了。

除了殡仪馆,有时进行尸检,需要在打捞现场就地进行。遇到夏季高温天,法医在临时搭起的隔离帐篷里,伴随着高温闷热、蝇虫飞舞、恶臭难闻,常常一待就是两三个小时。

“都说水警的现场有‘三苦’:天气是‘严寒酷暑’、环境是‘滩多道阻’、浮尸是‘臭得想吐’!”杨剑林记得,有一次是在深夜,一艘货轮上的船员突然去世。当时下着绵绵细雨,江边道路崎岖不平。好不容易走到江边浅水处,因为货轮吃水深不能靠岸,只能利用货轮放下的一条生活船摆渡到货轮边,再通过轮船旋梯爬上去。

“当时,我背着勘查装备一脚踩滑,差点就掉进长江里去了。”回忆起这些出警经历,杨剑林仍心有余悸。


他的职责

寻找真相,为生者权,为死者言

还原真相,不仅需要艰苦付出,还需要火眼金睛和缜密推理。

2017年,杨剑林接到一个案子,江上发现一具男尸,脖子上、腿上都有很多创口。他和同事经过缜密勘查、检验,判定出这些创口是江上船舶的螺旋桨造成的。

男子是在游泳的过程中被螺旋桨打中后而亡,还是死后才被螺旋桨打中?

杨剑林解释说,如果是活着的时候被螺旋桨打到,当时心脏还在跳动,那么创口的血就会渗透到肌肉组织周围,会有生活反应。如果是死后,血液已经不流动了,肌肉和骨折的断面周围,通常是看不到出血的。

杨剑林通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尸体进行检验分析后,最终得出了准确的结论,加速了案件侦破。

“为生者权,为死者言。”杨剑林说,“人命关天,努力弄清楚每一具尸体以及每一个案子背后的真相,是我们的职责,更是对逝者及其家属最好的交代。”

真相,不是墨守成规的结果,往往是颠覆传统认知后得到的。

“工作中如果遇到碎尸案,仅仅通过江中浸泡的尸块、牙齿等身体组织,就要来判别受害人的性别、年龄、身高、种族等。这就需要人类学等各方面知识。”杨剑林说。


有一年夏天,红岩村大桥附近江面上发现一具尸体,杨剑林和同事接到报警后赶赴现场发现,尸体已极度腐烂,并出现了白骨化。

按照以往的规律和认知,尸体出现白骨化,至少要一个月以上的时间,但杨剑林结合当时的天气以及周边环境,仔细勘察后发现,夏天暴晒,加上尸体上很多蛆虫,加速了白骨化的时间。

因此,他们判定死亡时间约一个星期左右。事后证明,这个判断是正确的,对推断逝者的死亡时间提供了依据。

杨剑林说,这个案子里就融合了昆虫学、地理学、气象学等多种知识。因此,看各种各样的书籍也是杨剑林的必修课。

他的探索

与时俱进组建专业实验室

在成为重庆水警总队刑事科学技术室负责人后,杨剑林清楚,法医作为一门科学,更要博采众长、与时俱进。

水中尸体的死因鉴定一直是法医鉴定中的难点之一,对于如何判断生前溺水亦或是死后抛尸入水,硅藻检验是法医实践中最常用的方法。

如果是生前溺水,溺水者会有呼吸,水里的浮游生物可进到气管、肺部,并随血液进入全身内脏器官。硅藻是浮游生物的主要成分,硅藻检验就是通过提取死者的内脏器官,先把人体组织消化掉,只留下硅藻,再放到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以往的硅藻检验,消化过程是用酒精灯来烧,烧杯里会加上硝酸,加热过程中,硝酸容易溢出来伤到人。而“微波硝解法硅藻检验技术”是把消化过程放在微波硝解仪里进行,更安全、更高效。


这项技术就是杨剑林通过广泛查阅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各类文献资料,并带队前往全国先进省份考察学习后,成功在重庆公安系统应用的。他还牵头建立了全市首个运用“微波硝解法”开展硅藻实验的专业实验室,为明确水中尸体死亡原因,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作为“前辈”,杨剑林不但在专业技术上,更是在工作态度上给年轻法医们做着表率。

“杨队私下里和我们嘻嘻哈哈的,和蔼可亲,就像邻家老大哥一样,但工作上就像换了个人,简直是追求完美型人格,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对我们要求很严苛。”郭健说。

郭健、王晶、沈思宇这三位民警都是“95后”,2019年从警校毕业后,他们就来到重庆市公安局水警总队工作,成为了水警法医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杨剑林的工作作风和行事风格,深深影响着这些年轻人,他们也从杨剑林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杨剑林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全市很多涉水区县出现水中疑难尸体,都要慕名来找他帮忙进行分析定性,解决技术难题。他还先后在《中国法医学杂志》等刊物上发表了多篇论文,被选聘为重庆市公安局第一批刑侦专业能手,成功入选公安部全国公安机关刑事技术青年人才库。

“警情就是命令,当110响起,我们会随时准备冲在第一线。”曾经梦想着拿枪的手,操起了手术刀,他仍目光坚定,因为无论手里拿的是什么,都是为了揭开真相,维护安宁。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