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收集群众“微心愿”10万余条,山东临沂市罗庄区用“微治理”释放“大能量”!
时间:2022-08-12 09:28来源:山东长安网责任编辑:高梦圆

面对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老百姓该怎么办?这里提供了妙招!

从发现问题、收集问题到报送问题,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创新建立群众需求“微心愿”台账,全面准确掌握群众基本情况,通过上报社区、街镇、区级会商研判等形式予以解决。

“微心愿”台账只是罗庄区立足微观、以小见大,聚焦群众“微事务”的一部分。在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任务落小落细落实上,罗庄区还在建立“微组织”、组建“微队伍”、搭建“微平台”等全领域发力,走出了一条社会治理精细化常态化新路子。

建立“微组织”

罗庄区以50-100户群众为标准,在全区367个村居划分3024个社会治理微网格,每个微网格设立党小组,由党员任网格长,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示范引领作用。村居成立村民理事会,理事长由微网格长或村支部书记兼任;先后组建党员先锋队、巾帼服务队、红白理事会、治安联防队等村居自治组织100余个,将群众信得过、有威望的党员、村民代表等先进力量团结起来,形成共治合力。

此外,培育促进参与类、公益慈善类、权益维护类等居民社团,发挥其在反映诉求、协调社区关系、维护成员权益、促进社区融合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目前,全区已成立293个村居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成立65个城市居住小区业主委员会、30家物业服务企业等。

组建“微队伍”

罗庄区面向社会公开招聘293名大专以上学历专职网格员,负责每个小网格问题排查、收集、上报、督促、验收等工作;每个微网格组建一支由党员干部、群众代表、退休干部、五老乡贤等群体参加的微网格员队伍,负责辖区日常巡查、问题上报、意见收集、矛盾调解、民事代办、群众咨询回复等工作。

目前,成立了25支义工联合队、文明实践行动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人居环境整治、文明交通等志愿服务200余次、5000余人次。按照300-400户居民配备1人、每个社区不少于5人标准公开招录社区专职工作者,制定社区工作者队伍发展规划和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打造一支素质优良职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

搭建“微平台”

罗庄区研发“数字罗庄”APP、“和美罗庄”微信服务号、“智慧家园”微信小程序等微平台,群众通过微平台实现“问题一网收集、过程一网督办、结果一网反馈”,形成工作闭环,目前累计发现问题15万余条,12345市民热线涉及物业服务投诉率从33.5%降至9.6%。组织微网格员入户开展辖区居民、重点人员等信息采集工作,同时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通过增设智能门磁门禁、烟感报警等设施设备,对高龄、孤寡、独居等重点服务对象实时监测。

目前已建立各类公共文化服务阵地700余处。通过公布政府监管平台、设立问题举报箱、公布问题举报电话等,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实现有效监督。

广收“微心愿”

罗庄区全体网格员、广大群众通过微治理平台,多层面多角度多视野发现问题、收集问题、报送问题,全面准确掌握群众基本情况,建立群众需求微心愿台账。按照社会稳定、生态环境、应急管理、城乡管理、市场监管、自然资源、其他等7大类对党员群众“微心愿”进行梳理,划分为立即实现、近期可努力实现和未来可争取实现不同等级,制定相应措施,提高工作针对性。坚持销号管理,各村居按照分级分类原则帮助群众实现微心愿,对村居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上报社区、街镇、区级会商研判形式予以解决。

截至目前,全区共收集群众“微心愿”10万余条,解决9万余条,办结率90%以上。

开展“微服务”

罗庄区整合民政、人社、政法、卫健、执法等部门服务事项,优化审批服务流程和办事标准,推动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职能向街镇社区下沉。建立区、街镇、社区、村居四级帮办代办服务网络,推进街镇帮办代办服务中心和社区帮办代办服务点建设。深入开展编制“小规划”、发展“小产业”、建设“小设施”、解决“小问题”、完善“小服务”的“五小为民”行动,目前全区计划2084个行动项目,已解决完成1663件。目前全区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83个,打造“一社一品”文化品牌17个,评选市、区级好人10人次。

完善“微机制”

罗庄区完善协商机制,明确协商内容、协商程序,实现微事务民主协商。完善自治机制,建立村规民约,实现村居民事民议、民事民管、民事民办。完善德治机制,发掘群众身边的道德楷模和先进事迹,引导群众明是非、辨善恶、守诚信、知荣辱。完善法治机制,加大对基层法律公共服务供给力度,让基层矛盾纠纷在法治框架内有效化解,推动全民守法。

罗庄区完善融合机制,严格执行“五议一备两公开”、网格议事会、身边好人评选、一村一法律顾问等议事管理制度,促进自治、德治、法治有机融合。完善宣传机制。通过村居大喇叭、宣传车、微信群、面对面交流等形式,向群众宣传党和政府各项利民惠民政策方针,密切联系群众,调动群众积极性和参与度。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