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全国首创蓝碳司法保护与生态治理机制 漳州法院创新生态司法保护有妙招
时间:2023-02-01 15:03来源:福建长安网责任编辑:李笑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显然,生态治理成就的,不仅是自然景观的保留和社区生活空间的拓展,还将与各种优势一起,共同构成一座城市面向更广阔区域和更长远未来的竞争优势。而关于蓝碳的探索实践,亦是其中关键一环。

依海而兴,向海图强。福建省漳州市“在更高起点上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美好蓝图已经绘就,而漳州法院全国首创的蓝碳司法保护与生态治理机制,也朝着更广阔的未来发展着。

司法保护走进“蓝”海

时间回拨到2021年初——

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省建设布局,科学制定时间表、路线图。

5月,福建省政府发布《加快建设“海上福建”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提出“抢占海洋碳汇制高点”。


全国首个蓝碳司法保护与生态治理研究中心在漳州揭牌成立

10月,漳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提出要把漳州建设成现代化滨海城市。此外,在国务院发布的两份“双碳”指引文件中,均将发展海洋碳汇纳入其中。

“蓝”图已经绘就,如何实现美好愿景?“这需要各方合力,对法院而言,从司法保护入手是最优解。”漳州中院审委会专职委员林微说。

漳州海域面积达1.86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715公里,拥有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省成块成带面积最大的九龙江口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全省海岸线长度第二的漳浦县等等,拥有具有巨大的“蓝碳”潜力。

更早之前,关于蓝碳的实践,时常面临着蓝色碳汇计量方法学开发不足,蓝色碳汇交易渠道匮乏,蓝色碳汇项目开发能力、研究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和挑战,特别是关于蓝碳司法保护与生态治理尚在探索论证中,既缺乏理论研究,也未有系统的实践总结和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设计。


福建高院在漳州市东山县召开世界环境日新闻发布会,并开展增殖放流活动

为充分发挥漳州蓝碳潜力,漳州中院联合各协作单位,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全国首创了蓝碳司法保护与生态治理机制。

2021年10月,漳州中院联合市发改委、闽南师范大学等6家单位,设立全国首个蓝碳司法保护与生态治理研究中心,自主设计蓝碳司法保护与生态治理标识,成功获得国家版权局作品登记,发布《漳州市蓝碳司法保护与生态治理行动计划(2021-2025)》,探索恢复性司法实践与社会化综合治理,打造海洋高质量发展新亮点。

2022年6月,由漳州中院、漳州市检察院、漳州海事局、漳州海警局联合设立的蓝碳司法保护协作机制在东山启动。启动仪式上,四家单位共同签署《关于构建蓝碳司法保护协作机制的意见》,就协作的总体要求、协作目标、协作内容和保障措施等达成共识。

“蓝碳司法保护与生态治理机制以蓝碳司法协同治理为切入点,立足生态行政执法与生态司法实践,推动政策、立法、司法、技术同向发力,为漳州打造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林微一语道出协作的目的。

技术支持赋能创新

2021年,漳州法院在沿海5个基层法院设立司法保护示范点,推动涉蓝碳案件集中审理,并植入全国首创的生态环境技术调查官制度,实现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实践紧随其后。同年11月24日,东山法院公开审理并当庭宣判两起非法捕捞水产品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其间,该院聘请漳州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担任生态环境技术调查官,全程参与审理,提供技术支持,论证电鱼作业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对增殖放流修复方式提出改进意见。


生态环境技术调查官全程参加庭审

此前,为实现生态司法保护更专业,漳州中院创立生态环境技术调查官制度,建立43名技术专家库,针对环境损害程度、生态修复方案和修复费用等核心要素问题,辅助法官查明技术事实,为重大疑难复杂生态环境案件的审理提供专业支持。

就在2022年11月16日,机制又一次生动落地。彼时,东山法院双碳生态巡回法庭公开审理一起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经法官引导,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被告邓某园自愿出资15660元认购海洋碳汇2773.3吨,用以替代性修复受损的海洋生态环境。


东山法院法官联合海警局在案件现场勘查

这一“碳汇认购”举措系东山法院首创实践“海砂回填”“净滩护海”等蓝碳生态司法修复模式后的又一个探索。东山法院还向被告人发出了全省首张“禁捕护海令”,禁止邓某园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进入涉案海域附近从事海上捕捞作业活动。

当前,“多层修复、立体保护”的漳州模式已拓展至蓝碳生态司法修复里。其中,“增殖放流”“海砂回填”等修复模式入选全省“十种修复模式”,并在全国法院推广。创新发出“净滩护海令”“水质净化令”等令状,将修复方案和管护义务纳入被告人缓刑考验内容,用判决方式固定下来。缓刑期满后,法院与技术调查官及有关部门联合开展验收评估,实现生态修复闭环管理。

低碳理念入脑入心

听,此起彼伏,是云霄红树林湿地候鸟在欢乐歌唱;看,蜿蜒曲折,是漳浦翡翠湾绵长岸线在尽情舞蹈;走,信步踏浪,是东山海岛细软沙滩在浪漫召唤……这一抹抹匠心着色的风景,是富美新漳州最美丽的印记,也是漳州法院开展生态司法保护最好的注脚。

然而,生态环境的美需要更多力量来共同维护。漳州法院也致力于推动低碳理念的普及。

2021年,漳州中院成为最高法院复评保留的全国五家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实践基地之一。依托该基地,漳州中院广泛开展普法宣教,厚植低碳理念。


东山法院联合东山县文昌小学举行“蓝碳杯”千人书法大赛

2022年5月18日,东山法院联合文昌小学举行“蓝碳杯”千人书法大赛,并以“法校同行共绘蓝碳”为主题,邀请百名学生合作描绘法院的“蓝碳司法”标识,让学生在挥毫泼墨、寓教于乐中增进环保意识,营造人人参与、节能低碳浓厚氛围。

诸如此类的活动,在漳州法院组织下开展频次逐渐增多。漳州法院通过深化蓝碳司法“七进”活动,打造低碳社区示范点,促进蓝碳保护与社区生态建设协同发展,举办生态文明建设知识讲座,开展蓝碳志愿者活动,营造人人参与、节能低碳浓厚氛围。

蓝碳生态理念也开始出圈,延伸进入各个领域。


漳州中院开展蓝碳司法宣教活动

在漳州执法监管领域,持续开展海洋增汇减排行动,实施碧海工程,加强红树林保护、渔业资源养护,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排污权、碳排放权等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促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

在产学研用方面,漳州深入开展蓝碳潜力评估和碳汇核算研究,加快开发蓝碳交易项目,促进蓝碳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助推海洋碳汇发展。

“漳州法院创新生态司法保护工作成效突出,特别是全国首创蓝碳司法保护与生态治理研究机制,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值得总结推广。”全国人大代表陆銮眉道出了漳州蓝碳司法保护的价值。

如今,生态优先、低碳环保的理念,科学引领、协同创新的实践,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模式融为一体,全国首创的蓝碳司法保护与生态治理机制正成为漳州这座城市的新名片。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