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新婚前夜礼花意外致人死亡 他如何通过“一杯茶”进行调解……
时间:2021-09-17 15:04来源:长安皖韵微信公号责任编辑:郭磊

今天故事的主人翁,是被称为"草根演说家"的基层司法工作者——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临涣镇法律服务所主任王士宏。他创新“一杯茶”调解法,把老百姓之间因矛盾产生的怒气、怨气,都巧妙地化解在了氤氲的茶香之中。

“砰!”一个玻璃杯被狠狠地摔在了地上。

“走,到茶馆评理去!”

“如果这件事解决不了,我就和你没完!”

茶馆里,一张小圆桌上放着一把水壶和几个茶碗。刚刚争吵的两伙人互扯衣袖,推推搡搡走进茶室,你一言我一语,双方剑拔弩张,眼看冲突愈演愈烈。

和这一紧张氛围形成强烈反差,王士宏微笑着走过去,像往常一样不慌不忙地斟了几杯“棒棒茶”。

双方抿下一口茶,深深吐了口气,他们将牢骚像倒豆子一样全“倒”了出来,而王士宏,始终在安静地听着。

在激烈的争吵声中,他正在寻找一个打开双方心结的“切入点”。

图源:安徽之声

“你干什么不好,非得当个费心费力的调解员?”

“你干什么不好,非得当个费心费力的调解员?”

近30年的调解生涯中,这样的质疑声一直伴随着王士宏。

他能理解:清官难断家务事,尤其是在乡镇里,邻里之间时常会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产生矛盾,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调解员跑断腿、磨破嘴、操透心,还不一定落个好。

但他有自己的坚持:很多矛盾起因就是一件小事,如果不妥善处理,有可能会酿成一桩事故。王士宏不愿当一个“看客”,既然当了一名调解员,就要力所能及做到最好!

图源:淮北新闻网

怎么做?做哪些事?从哪里入手?

对王士宏来说,改变,从他研究当地的风土人情开始。

临涣镇位于安徽省濉溪县,是一个具有三千年历史的文化古镇,这里饮茶文化盛行,六百年来兴盛不衰。古时候,临涣人“打官司”不去衙门上茶馆,如今,“有事到茶馆说”成了当地的老规矩。发生纠纷来到茶馆,泡上一杯“棒棒茶”,请一位当地德高望重之人,居中调停并让众茶客评说,是非曲直一目了然,心情舒畅了,纷争也平息了。

能不能把“茶馆说事”的老规矩传承下去,把调解室搬到茶馆里?王士宏萌生了这样的一个想法。

将法学、心理学、社会学与当地民俗文化相结合,创建“一杯茶”调解法,牵头在镇上设立了“临涣镇茶馆民间调委会”,成立“百姓说事点”……2012年,在当地政府和茶馆经营者的支持下,王士宏摩拳擦掌,干了许多“新鲜事”,开始“以茶为媒”巧解百姓纷争。

图源:AHTV法治时空

2017年,临涣镇的一个小女孩在诊所输液后意外身亡,女孩的父亲和奶奶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一场纠纷也逐渐演变成上访事件。王士宏得知后,赶到了现场。

王士宏把孩子家属和诊所负责人请进了茶馆,倾听事情原委、分析前因后果、引导双方诉求、提供解决方案,伴着缕缕茶香,双方慢慢冷静下来。

“问我要100万元的赔偿费,我哪里赔得起啊……”一边,一百万元的赔偿费用,私营诊所负责人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边,死者家属不依不饶。突破点在哪?赔偿标准如何统一?如何调解矛盾?

那几天,王士宏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经常加班加点,大半夜在床上翻来覆去,连梦里都在琢磨这个“死结”该怎么解。

图源:淮北发布

经过长达两周、二十多次的反复协商,在责任认定的基础上,双方终于就补偿标准达成了一致。“我当时感觉太累了,可我不能放弃,只要意志一松懈,案子就泡汤了!”面对疲惫不堪的王士宏,妻子心疼得直掉泪。

茶馆里调解纠纷不写状子、不交费用、不限案由、不限时间,通过以茶寻共情、以茶说人生、以茶述纠纷、以茶找支点、以茶拆面子、以茶置梯子、以茶达协议的“一杯茶”调解法,王士宏化解的矛盾越来越多,名气越来越大,慕名而来的人也越来越多。

新婚前夜,突发惨剧!

2017年的农历九月初七,临涣街上吴家的女儿要出嫁了。

喜庆的唢呐,红红的灯笼,小孩子玩耍的嬉笑声,前来贺喜的乡里乡亲从四周涌来。

“砰!”随着一声炸响,意外发生了,主人燃放的礼花炸死了邻居曹某。一时间,唢呐声戛然而止,哭声刺破了沉寂,死者家属围着亡者悲痛欲绝,新娘捧着嫁衣潸然泪下,这嫁眼看就出不成了。

微电影《雨后出嫁的新娘》截图

得到消息,王士宏和调解团队第一时间介入,冒着大雨一次次往返于吴、曹两家做工作,衣服总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吴某担心女儿还能不能出嫁,曹家希望能获得理想的赔偿数额,让死者入土为安。双方一时间陷入僵局。

曹家:“好好的一个人啊,说没就没了!这事搁谁家能说了就了了?”

吴家:“好端端的一件喜事,却出了这种意外,我们也不是成心的啊!”

双方各执一词,调解难度极大。调解员不懈不馁,主动充当起双方沟通的“连心桥”,向当事人说明事理、说清法理、说透情理,在短时间内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既要体谅当事人的苦衷,又要苦口婆心进行劝说。

微电影《雨后出嫁的新娘》截图

屋内的大摆钟一刻不停地向前走,雨越下越小,激烈的争执逐渐平息。几经波折,最终在当晚的11点,双方达成协议。王士宏紧绷的弦终于放下了,松了一口气。

第二天,阳光明媚,吴家的女儿如期出嫁了!

根据这个真实故事创作的的微电影《雨后出嫁的新娘》,上了《人民调解》杂志。

调解之难,调解之苦,王士宏早已能够坦然面对,他坚信只要用滚烫的热心去泡一杯滚烫的茶,握手言和就在前方。

从事调解工作以来,王士宏主动到机关、社区、镇村、学校、企事业单位做过1300多场普法演讲,成功调解1000余件矛盾纠纷,被当地人称为“调解王”。“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中国好人”“全国十大最受欢迎的人民调解员”“淮北法治人物”……一连串的荣誉也接踵而至。

图源:淮北发布

“真诚、热情、尊重是调解员的金钥匙,没有解不开的疙瘩,只有不用心的调解;没有不讲理的当事人,只有不会沟通的调解员。”这句话被王士宏一笔一划,郑重地记在了厚厚的工作笔记里。

一个人,走成了一群人

临涣镇人口众多,需要调解的矛盾纠纷也相对较多,仅靠王士宏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

王士宏又产生了一个想法:让乡贤参与调解,让精英发挥作用,打造一个“金牌调解团队”。

随着临涣镇“十大调解能手”评选活动全面展开,“街长”“百事通”等10名民间调解能手脱颖而出,被吸纳到茶馆调解队伍中。

图源:淮北发布

与此同时,王士宏又组建了一支为调解工作服务的志愿者团队,有律师、法律工作者、法官、心理咨询师、行业专家,专门为当事人提供专业咨询。招募“乡土名人”“民俗专家”“草根艺人”各类志愿者,发起成立了濉溪县“乡村小喇叭”理论政策宣讲志愿服务队。

“南有六尺巷,礼让共和谐,北有一杯茶,一笑泯恩仇。”

今天的临涣镇,已经处处可以看到调解人的身影,志愿者的身影,临涣文化传承人的身影。

依托设置在茶馆里的“百姓说事点”,调解员们巧用“一杯茶调解法”,扎根群众化纠纷。经王士宏团队调解达成协议后无一例当事人反悔或不履约,实现了调解结案率、协议履行率和群众满意率三个100%。

图源:法韵淮北

“说着喝着茶一碗,双方怒气得消完;说着喝着茶两碗,事情来龙去脉全说完;说着喝着茶三碗,是是非非摆面前……”

“来来来,再喝口茶,咱们心平气和慢慢说。”茶淡了,人情味却浓了,是非曲直,就在这方寸之间。双方的怨气少了,笑脸多了,调解还在继续。

茶客笑着说:“再沏杯新的!”

第二批“安徽政法英模先进事迹报告网络展播”

报告人:王士宏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