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江苏推进司法行政队伍教育整顿试点 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时间:2020-10-20 11:59来源:司法部责任编辑:马守玉

日前,江苏省司法厅在徐州召开推进司法行政队伍教育整顿试点、深化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现场会。会议深入交流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特色做法,以开展队伍教育整顿试点为契机,推动全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

今年以来,江苏省公共法律服务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

江苏省推出便民惠企10项举措、助力生产生活秩序恢复15项措施,组织开展“疫情防控·法治同行”“2020春风行动”“法治体检·四进四送”等专项活动,组建法律服务团1460个,走访企业6.3万余家、出具法律意见书3.8万余件;

编发《复工复产期间常见涉企法律问题指引》,创新推出“不见面”服务,“12348”线上服务累计68.5万人次;

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大力实施公共法律服务“进网格”,推动公共法律服务进驻全省170余个园区,研发企业类服务新产品387个,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办好江苏省政府“基层法律援助”民生实事,开展法律援助事项范围负面清单试点,今年已办理法律援助案件80729件;

深化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村(社区)顾问人数较2019年底增长19%;在7个设区市开展“民意12348”试点应用,汇聚三大平台服务事项169万余件,整改群众评价不满意事项1923项,公共法律服务质效不断提升。

会议指出,江苏省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要围绕打造“三个表率”模范机关目标定位,以开展队伍教育整顿为抓手,实施进网格、进园区、进项目、进乡村、进家庭“五进活动”,着力党建引领、民意导向、融合服务、科技赋能、执业监管“五个强化”,进一步深化拓展公共法律服务领域、内容和效能,不断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

会议强调,要以提高群众知晓率、首选率和满意率为基准,坚持精准对接和高效服务相统一,深入开展公共法律服务“五进”,不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实施公共法律服务“进网格”,推动服务资源全面下沉社区。

根据城乡网格特点,创新改进服务载体、产品和方式,发挥乡、村两级服务平台网络作用,引导推动法律服务资源下沉网格、融入网格。深化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进一步规范配备要求和服务标准,加强村(社区)法律顾问与“三官一律”的良性互动,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与网格化治理深度融合。

实施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真正把优质服务送到需求企业。

发挥园区公共法律服务(分)中心的主导作用,梳理摸排企业法律服务需求,制定发布服务产品清单。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设立法律服务产业园,吸引有品牌、成规模的律师事务所等服务机构进驻,联动合作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金融机构等,为企业提供立体化、综合性服务。

实施公共法律服务“进项目”,精准对接党委政府中心工作。

紧盯党委政府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决策,建立联动机制,提供全过程立体化专业服务。设立流动法律服务站,牵引法律服务资源整合前置到项目实施第一线。健全以项目为主导的服务模式,推行项目化管理,提升服务质效。推行以组团式为依托的综合服务,确保服务的精准性和高效性。

◆实施公共法律服务“进乡村”,不断提升乡村依法治理水平。

推动司法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三所入村”,深化乡村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紧扣“三农”发展,建立常态化涉农法律服务机制,不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健全完善非诉纠纷化解村级平台,完善农村基层调解组织纠纷受理、化解、处置的规范流程。围绕宪法实施和贯彻民法典,加大乡村基层普法宣传,培树全民法治观念。

◆实施公共法律服务“进家庭”,加大困难群众法律帮扶力度。

深化法律扶贫,通过“入户进门、定点到人”,摸排困难群众涉法需求,“一案一户”“一案一策”提出法律建议、制定帮扶方案。深化“法援惠民生”活动,探索建立困难群众民生维权“绿色通道”,对建档立卡的群众免予法律援助经济状况审查,取消法律援助事项范围限制,切实帮助解决生产生活困难。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