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放下刀刃,拿起绣针!他在“大墙”内修炼成“顾绣传人”
时间:2021-02-17 20:36来源:上海法治报责任编辑:陈言

“从2020年12月27日刑满释放到今天,我一刻没停过,一直忙着工作室的事。”因暴力犯罪在上海市青浦监狱服刑14年的徐华(化名)现在是个自由人了。从20岁出头入狱到如今35岁,徐华说,自己尝尽了违法犯罪所付出的代价,耗光了青春年华,不能再让父母担心,该自食其力了。

徐华回到河南老家,开了一家工作室准备从事文创行业,承接书画、装裱、茶艺文化衍生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工作。这些都是他在青浦监狱时学会的本领。

一切刚起步,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的徐华忙得团团转,而让他暂时放下手头的事回到上海,是因为一场特别的签约仪式——上海市青浦监狱“产学业”一体化矫正项目合作共建暨刑释回归就业签约仪式。

在签约仪式上,徐华被松江区文化馆聘为松江区百姓艺术大课堂刺绣辅导员,未来将配合松江区文化馆的安排,传播顾绣技艺。徐华接下这份聘书,也是接过了顾绣非遗文化传承的接力棒,成为传承顾绣的第一位“绣郎”。

“学了乐器、国画……还有感恩”

成为非遗文化传承者,这在几年前,是徐华压根想不到的事。曾经的徐华是个“混混”,和很多因暴力犯罪服刑的人员一样,眼高手低,冲动暴躁。初入监狱时,徐华身上还带着一身痞气,自由散漫。可是很快,监狱严格的准军事化管理和无时不刻都在强调的身份意识让徐华“四处碰壁”,他对过去的自己产生质疑,也对漫长的刑期迷茫起来。

徐华还年轻,是“一条道走到黑”,还是痛定思痛,重新站起来,就在他一念之间。

“我才刚开始的人生画卷已经墨迹斑斑,好在笔还握在我自己手中。”这是徐华在签约仪式上的发言,回想起来,也是当年监狱民警鼓励他时想表达的意义。

在民警的一次次谆谆教诲和一句句语重心长中,徐华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也尝试用学习“打发”时间。除了日常文化课、法治类课程外,徐华学了一系列乐器——吉他、小号、萨克斯。徐华年纪轻,学习能力强,纵然是零基础,但在用心练习之下也小有成果,还在监狱汇演中为大家表演过节目。

2010年,徐华又开始学国画,从最基础的步骤到最后的装裱,每一步都学得仔仔细细。“一开始,我是因为好奇才学习,后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的想法慢慢改变了,我觉得自己所学的每一项技巧都是为今后的自己打基础。”这些技巧让徐华学会了三思而行。这是他在国画学习中意外的收获,却也是监狱引入文化教育矫治项目希望达到的效果之一。

“接受教育改造之余,我听民警的建议,真正把刑期当学期,接受茶艺培训,获得资格证书,学习了玉雕的相关知识。还有,学会了‘感恩’二字。”徐华说。

不断的学习让徐华这个初中辍学生,逐渐领悟古韵诗词中的含义,在日常表达中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对传统艺术鉴赏的能力提高,整个人的气质也有了变化。而让徐华发生更大转变的契机是在2012年。

“他们坐得下来刺绣吗?”

2012年上半年,青浦监狱举办了一场特别的展览,松江区文化馆带着松江民间文化书法、国画、顾绣、皮影戏道具作品等近60件作品在大墙内展出,展示民间文化的魅力。

因为学习国画而对竹子情有独钟的徐华当时就被一幅竹子题材的作品吸引了,驻足仔细欣赏,“这幅画画得真好。”一旁的民警听到徐华的感叹不禁笑了,告诉他,“这不是画,是绣出来的,顾绣。”

徐华闻言诧异不已,对顾绣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当得知监狱推进“一区一品”建设,有意将顾绣纳入爱生工艺美术工坊,并邀请松江文化馆的老师为服刑人员讲解顾绣的历史、技巧技法等知识时,徐华很兴奋,非常认真地听完全程,想学顾绣的念头由此萌芽。

但顾绣不是那么好学的。对将顾绣文化引入大墙中,顾绣文化传承人也有过疑惑。

2012年,当青浦监狱通过松江区文化馆与顾绣传承人朱庆华、沈丽莉联系,请她们担任监狱顾绣习艺班指导老师时,她们惊讶的表情浮现在脸上。

顾绣至今已流传400年,是上海地区工艺品中的瑰丽奇葩,被评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此种工艺是以名画为蓝本的“画绣”,并以技法精湛、形式典雅、艺术性极高而著称于世。明末地方志提及顾绣时记述:“尺幅之素,精者值银几两,全幅高大者,不啻数金。”

顾绣如今的传承人才难得,全国只有10多位绣娘。但让服刑人员学习这门手艺,这是朱庆华等人没有想到的,“这可是女红,他们脾气急躁,坐得下来刺绣吗?”

“我们就是特意挑选这样的服刑人员,如果能学成,能转变,那真的就可以脱胎换骨,成为一个‘新人’。”民警阐述了选择顾绣作为艺术矫治项目的想法,既是通过在高墙内演绎民间艺术,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作出贡献,也是想通过艺术唤起服刑人员缺失的道德情感,激发他们内在的改造动力,通过工匠精神磨练他们的心性,矫正不适性格,同时为服刑人员回归社会、立足社会创造条件。

实际上,在挑选学员之前,民警也对有意愿学习顾绣的服刑人员进行了相关测试,只有通过罪犯风险评估需求的人才有机会学习。

抱着传播非遗文化、助力社会平安的理念,顾绣传承人答应了监狱的邀约。

花10个月完成的作品被收藏

然而,正式开课前,获得学习顾绣机会的徐华犹豫了。一方面,学顾绣意味着又要从零开始,经历从头开始习艺摸索的“痛苦”,另一方面身边也有质疑的声音,“针线活都是女人才干的。”“还要翘兰花指,太娘娘腔了。”

面对这种困境,授艺老师和监狱民警双管齐下,共同帮助徐华捱过入门的第一步。“你总有一天要回到社会的,如果你的脾气还是和以前一样冲动,很可能会重蹈覆辙。”民警希望徐华为将来多考虑,“学习也是为了你自己,学到的技艺是自己的,未来说不定会有用。”尽管当时“产学业”一体化项目尚处于初探索阶段,但民警已有意识地向此方向努力与引导。

“我也希望可以做出打动人心的作品。”破除妄想和执念,回归本心,徐华决定把精力集中到眼前的一针一线。

不过,且不说顾绣需要书画艺术造诣,仅凭绣制之初的劈丝工序就是极难的。一般的绣徒第一年里都是在学习劈线,也就是一根线要分成2根丝,2分4,直至分成1024根丝。

如今,顾绣学习是青浦监狱爱生工艺美术工坊的项目之一,负责工坊的民警安陈亮介绍,劈线不仅是绣花的基本功,还是绣制前入静修心的法门,心静了,方能端正改造心态,在一针一线之间发挥最大的创造力。劈1至8丝时,包括徐华在内的大部分服刑人员都能顺利完成,然而再往下就越发困难。好在,徐华坚持下来了。他渐渐进入状态,静下来,在“慢工出细活”的顾绣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着传统艺术的熏陶与改变。

徐华的勤恳、努力与天赋也得到了授艺老师的认可。在平均每周一次的授课,以及与老师的书信来往中,徐华不断汲取顾绣技艺知识。在潜心研习顾绣基础两年之后,徐华花10个月时间完成了他的第一幅作品:《竹鸠》,这幅描摹宋朝画家李安中名作的作品细部富有质感,得到了授艺老师的赞扬。松江文化馆收藏了这幅作品,以展示顾绣传承新人辈出。

《竹鸠》

从舞刀弄棍到十指生花

就和人生路一样,徐华学习顾绣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他有过放弃的念头,也曾因为得到好评而飘飘然,差点陷入偏执与虚荣的漩涡。监狱民警与授艺老师的及时跟进、适时引导让他骤起波澜的心重归平静。徐华重新审视学艺的态度,再度执起画笔、拿起书本认真研习,一度被虚荣心耽搁的顾绣技艺得以冲破枷锁。

学习顾绣让徐华感受到了过去不知的唯美、理性和仁爱,但走出大墙后能否继续这一他热爱且投入多年心血的技艺?随着刑满释放之日的临近,徐华对未来的打算与期望日渐明晰,去年下旬的一天,他终于向民警吐露心声,“我还想继续学习这门手艺,争取成为一名传承人,但是我怕得不到老师的继续指导。”

学习顾绣8年,徐华从舞刀弄棍到十指生花,从破坏美的人转变为创造美的人,这过程中的种种,民警了然于胸。民警鼓励徐华不要放弃的同时,按照“一人一策”的原则,成立了专门的刑释衔接团队。监狱领导多次带队前往松江区文化馆沟通,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终达成了“共建+拜师+助教”的合作意向。

得知可以继续得到沈丽莉等老师的指导,还有机会向更多人传播顾绣文化,徐华一直悬着的心踏实了一些。

去年12月27日,徐华重获了久违的自由。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徐华选择回到家乡开办工作室,尝试用在监狱里学会的本领安家立命。

对徐华的归来,他的父母百感交集,而亲友们则持观望态度。“他们担心我跟不上社会的节奏,也不知道我能不能真的重新开始,到哪都陪着我。”徐华笑着说,“我也没多说什么,回家第一天就直奔书画、茶艺市场,为开工作室做准备。他们看到我和市场里的人侃侃而谈,有点意外,眼里的担忧逐渐被惊喜替代。”

“书画、装裱、茶艺我都会。”徐华说,“书法差一些,给自己家写写春联还行,给别人写还没到那个水准,要对自己的作品负责的。”徐华现在对艺术有了自己的感悟和高要求,而不经意间脱口而出的“负责”让徐华看起来更像个成熟的社会人。

在“慢工出细活”的顾绣学习中,徐华潜移默化地接受着传统艺术的熏陶

不过,创业比徐华想象中难,适应新生活也需要时间。对顾绣,徐华也不想放弃,不仅是将顾绣作为谋生手段,更希望让更多人了解顾绣。

今年1月19日的签约仪式上,徐华穿了一身有刺绣图案的衣服,这是他精心准备的,“我很想自己绣,但可惜时间不够。”

时间珍贵,尤其对已错失了十多年时光的徐华来说。好在,他已懂得珍惜,有很多时间做想做的事:比如报答父母,精进顾绣技艺,用打动人心的作品告诉世人有关顾绣的美……

“产学业”一体化打通“最后一公里”

徐华的故事是很多刑释人员和服刑人员的缩影,“产学业”一体化矫正项目让他们走向了新生,重燃了希望。

青浦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李强介绍,“产学业”一体化矫正项目开始于2011年,是监狱主动融入社会平安建设,打通改造、回归、就业“最后一公里”的举措。

所谓“产”即生产与劳动。是让服刑人员摒弃不劳而获的思想,强化自食其力的意识,培育健康人生态度。所谓“学”即学习与培训。是组织服刑人员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与智力开发和眼界拓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所谓“业”即就业与创业。是组织服刑人员正确和理性认知自己的特长与短板,指导刑满释放回归社会就业、创业,帮助建构职业规划与岗位遴选的思维模型。

徐华所学的顾绣,是青浦监狱爱生工艺美术工坊中的一个内容。

据介绍,该工坊是青浦监狱“产学业”一体化矫正项目中的一项。除顾绣外,服刑人员还可在工坊学习玉雕、竹刻等多种非物质文化技艺。其中赫赫有名的玉雕项目已培育出4位海派大师,且玉雕技艺学习者回归社会后,至今无一人重新违法犯罪。这与监狱“惩戒、规训、悔罪、向善”的工作思路相一致,即将服刑人员改造成为守法公民,知惩戒、知规矩,重归社会后能稳定生活,贡献自己的智慧与能力回报社会。

为了拓宽“产学业”一体化矫正项目的覆盖面,让更多服刑人员接受“职业培训”,除爱生工艺美术工坊外,青浦监狱先后将爱生艺术团、爱生传媒中心、青蓝服装高级定制工作室、爱生现代农业创业园纳入项目,并积极寻求社会力量的支持。

在1月19日举行的签约仪式上,青浦监狱与五家单位签署共建协议并揭牌,标志着监狱与社会进一步加强合作,共通共融。

“希望有更多的社会力量走进大墙,和我们一起携手助力上海平安城市的建设。”李强说。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