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为听障服刑人员,他们自编教材学手语,自创80多个监管专用语!
时间:2020-09-28 16:26来源:上海市司法局责任编辑:陈言

9月27日是第63个国际聋人节,作为世界聋人联合会的一分子,我国一直致力于活跃聋人生活,支持残疾人事业,呼吁社会关心、关注聋人群体。

但大多数普通人鲜有机会与聋人群体接触,很难理解在无声的世界里,不能用语言与他人沟通是一种怎么样的体会,更无法想象在监狱这个特殊的环境里,听不见、说不出、写不了的他们该怎么交流?

而这些,却是上海市南汇监狱民警要面对和解决的。


手语团队民警在社会活动中通过小品展示监狱工作

在南汇监狱,就有这样一个团队,他们自编教材学习手语,自创了80多个监管专业用语,还将手语课程作为新警“必修课”,为了架起一座能走进聋哑服刑人员“无声世界”的桥梁。

他们是边缘中的边缘

从2007年7月起正式收押服刑人员的南汇监狱,是上海首家集中收押老病残服刑人员,并与大型监狱医院合并建设的监狱,就收押有存在听力障碍的服刑人员。

“聋人群体在社会上本就是少数,能与他们交流的人不多,到监狱后,他们更成了边缘中的边缘,能和他们沟通的人更少了,一定程度上成了‘盲区’。”“60后”的南汇监狱民警颜晓红是监狱手语团队的“兼职教官”,她告诉记者,早些年,会手语的监狱民警不多,她是其中之一。

颜晓红大学学的是理工科,会“跨界”成为监狱民警,正是因为手语这个特长。

颜晓红大学毕业后被分配进了一家轮椅厂工作,工厂里就有聋哑人。由于工作需要,颜晓红必须与聋哑同事沟通。正是与聋哑同事的相处中,颜晓红学会了一些日常手语。后来,颜晓红所在的工厂倒闭,想找工作的颜晓红恰巧看到上海市女子监狱招聘的信息。

当时,南汇监狱尚未成立,女子监狱还关押有聋哑残疾服刑人员。因为监管需要,监狱想招聘有手语特长的人。各方面素质都具备且会手语的颜晓红就这样通过考试,成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

不过颜晓红原本会的手语都是自学的,而且多是一些基础日常用语,为了在工作中更专业地应用手语,颜晓红又想方设法寻找手语老师,自发接受了正式手语培训。南汇监狱成立后,有手语特长的她“转移战场”,来到南汇监狱工作,当时与聋哑服刑人员沟通的任务大都由她完成。

每次开会、讲评,民警对所有服刑人员讲一遍,再由颜晓红对聋哑服刑人员“讲”一遍,保证聋哑服刑人员都能“听见”。

尽管聋哑服刑人员有问题时可通过颜晓红“翻译”,但还是会出现沟通不及时的情况。“因为有些聋哑服刑人员已经习惯性地不愿意表达。”颜晓红回忆,“曾经就有一名聋人服刑人员不慎滑倒,但他却忍着不说。后来,民警觉得他有点不对劲,带他去就诊才发现有骨伤问题。幸好因为发现及时,没有留下后遗症。”

随着监狱工作的发展,南汇监狱更加重视聋哑服刑人员的监管工作。不能让语言成为民警与服刑人员之间的“隔阂”。2011年底,监狱决定培养一支会手语的民警团队。

“我接触过的不少聋哑人员,因为自身缺陷,他们比较自卑、敏感,但同时他们的观察力特别强,眼睛特别‘亮’,他们也想证明自己,所以很热心。”颜晓红介绍,不同于许多人对聋哑人“不愿沟通”的误会,聋哑人是想沟通的,只是受到了限制,“手语就是桥梁,能走近边缘的他们,有机会把他们带回正轨。”

就这样,2012年3月,南汇监狱特色教育手语民警团队成立。10名年纪较轻,学习能力较强,对手语感兴趣,且监区中有聋哑服刑人员的民警通过自愿报名成为团队成员。颜晓红成了团队里的“老师”。

自创80多个“监狱手语”

手把手教手语,参加聋哑人协会的活动,与聋哑人面对面练习手语,回监区与聋哑服刑人员交流……手语团队成员就这样一点点打开了“无声世界”的大门,他们发现用手语与聋哑服刑人员交流后,不但更多了解了服刑人员的真实想法与情况,有利于监管工作开展,还获得了更多的信任。

对此,手语团队成员、南汇监狱民警周天深有感触。

“不少聋哑服刑人员的文化程度较低,不会说、不会写,交流只能靠猜,这样对监管安全、改造效果都有影响。”周天告诉记者,“大多聋哑服刑人员其实愿意交流,只是他们没有渠道,我们的手语技能就像是给他们原本封闭的小房间打开了一扇窗、一扇门。”

1986年出生的周天是第一批接受手语培训的民警之一。他学习手语的初衷很简单,“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了。”

当时周天负责的监组中有一名新收押的聋哑服刑人员,他对判决的刑期有异议,也由此影响服刑改造的态度。对于这样的情况,一般监狱民警会对相关法律进行解释说明。但对于这名服刑人员,周天犯了难,该怎么跟他说?“

这个服刑人员没读过书,涉及的问题通过文字表达也没法说清楚。那时我就想,要是我会手语就好了。”周天将此困惑向监狱反映。恰巧手语团队成立,周天没有犹豫地报了名。

为了尽快解开工作中的“死结”,周天学手语相当用心,进步也很快。

当周天尝试用手语与那名服刑人员交流时,他明显感受到了对方的意外和惊喜。“我通过手语交流告诉他有相关法律规定,对方的疑问得到了解答,心态也随之改变,服刑表现也有了明显的变化,渐渐融入了改造环境。随着沟通的持续,他开始服从警官的管理,脚踏实地改造了。”这件事虽然过去了已有七八年,如今回忆起来,周天的声音仍带着满满的成就感。

不过,在实际与聋哑服刑人员的沟通中,团队成员也发现了问题:比如“减刑”“假释”“积极分子”等许多监管专业用语,在一般常用的通用手语教材中根本找不到。为了更准确地表达,贴近监狱服刑生活,形成统一,颜晓红带领手语团队成员一起探索研究,在社会通用手语的基础上提炼出了80多个有针对性的“监狱手语”。

同时,团队还编制了特色教程《南汇监狱民警手语学习应用教材》《监狱民警手语实训与应用导入》教案和手语交流情景案例大纲,针对的都是在聋哑服刑人员教育管理中最突出、最重要、最紧迫的问题,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让“监狱手语”落地生根。

因为手语成了“老乡”

无声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普通人难以理解,更不能体会当意外发生时,聋哑人无法通过交流及时获取信息的恐慌与焦虑。周天告诉记者,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就有聋哑服刑人员因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焦虑地彻夜难眠。

黄某四十多岁,是一名聋哑服刑人员,疫情刚爆发的那段时间,黄某所在监区的民警发现,他连续几个晚上睡觉都是翻来覆去的,不知什么原因失眠了。民警将情况反馈给手语团队的民警。

与黄某沟通后才弄清楚,原来黄某文化较低,看不懂新闻和报纸,没法和别人交流,不知道疫情是怎么回事,还以为是打仗了,她不知道该怎么办,还担心家中的父母……

“知道黄某的担忧后,我们一方面向他说明了疫情的情况,让他注意个人卫生,相信监狱的防疫措施。另一方面也和黄某的父母通了电话,询问他们的近况,并且通过手语转达了黄某父母对他的关心。”周天说,“知道父母都安全,也明白疫情是怎么回事后,黄某就安心多了,恢复到了踏实睡觉、服刑的状态。”

类似这样通过手语为聋哑服刑人员打开心结,稳固监管安全的例子并不少。有聋哑服刑人员因为没有身份证,临释无法购买火车票回家,通过手语团队与家人联系,找到身份证解决购票问题的;有身体不适需要在饮食、生活、就医等方面通过手语团队寻求帮助的;有聋哑服刑人员与其他服刑人员由于不能沟通产生误会引发矛盾后,通过手语团队“释疑解惑”,握手言和,相处融洽,维护监管秩序的;还有不会手语也不会写字的聋哑服刑人员在监狱通过学习“脱盲”,终于能写字、与他人沟通……

“手语学习和其他语言一样,需要不断练习。同时,它也有‘方言’、带‘口音’。”颜晓红和周天都不约而同地提到这点。手语团队的成员还曾“会诊”过一起因手语使用差异而引发的矛盾。

“矛盾发生在两个聋哑服刑人员之间,他们都会手语,却无法交流,都觉得对方做的手语自己看不懂,是对方故意欺负自己。”周天记得,当时手语团队的成员们分别轮流与他们沟通,一点点追根溯源,终于分析出问题所在,“他们一个用的是我们俗称的南方手语,另一个则是北方手语,因为表达方式不同而出现了误会。”

解开谜题后,手语团队成员对双方进行了教育和疏导。这些民警的话,两名服刑人员都是听的,因为他们“说”的在理,而且用的是他们熟悉能懂的“语言”。

“手语有时候的确就像一门方言,因为会手语,我们和聋哑服刑人员成了‘老乡’,很多道理他们更愿意听了,他们彼此在‘说’什么,我们也心里有数了。”周天说。

尽管现在南汇监狱在押聋哑服刑人员的数量有所减少,但包括颜晓红、周天在内手语团队成员们依然坚持持续这项特色教育工作。如今,手语教学已经成了南汇监狱的“基础课程”,每年有新警到南汇监狱,都会接受手语培训。

“学习手语不仅是监狱民警个人专业技能的提升,可以更好开展聋哑服刑人员管教工作,促进监管安全,同时也体现着监狱对每一类人群的尊重、关注与权益保障。”颜晓红说,“希望聋哑服刑人员能在这里感受到正能量,不再把自己划为边缘人,彻底反思、改过自新,走上对的那条路。”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