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辖区面积最大、边境线最长……这个派出所如何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时间:2023-09-20 14:42来源:吉林长安网责任编辑:施少伦

位于长白山脚下、鸭绿江源第一镇的长白县公安局马鹿沟边境派出所有1个社区、10个行政村,是吉林省边境辖区面积最大、边境线最长、边境治安形势最复杂的边境派出所。为有效破解农村治安管理难题,自党建引领“警地融合”工作开展以来,马鹿沟边境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推进“一村一警一连”机制与社会治安领域治理深度融合,形成警力全覆盖、工作无缝隙、服务零距离、管理无漏洞的基层警务工作新格局,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攥指成拳,“一村一警一连”赋予基层治理“新动能”

“白天种地忙,没时间了解这些知识,也没时间和你们民警见面,晚上通过看这个反诈电影,再遇到这样的事情我就有心理准备了。”一位观影的大爷对民警说道。

近日,在马鹿沟镇大梨树沟的广场里,驻村民警和民兵连长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反诈宣传,一场“反诈露天电影”引发了乡亲们激烈的讨论。

“我的任务很明确,就是既要当好社情民意搜集员、纠纷调解员、治安巡防员、法治宣传员,也要当好重点关注员、现场保护员、交通协管员、便民服务员。”大梨树沟村民兵连长说道,“听起来挺复杂,其实就是发挥我作为本村人的优势,处理村里各种‘麻烦事儿’,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做到矛盾不上交。”

案件高发怎么降?治安问题怎么管?群众纠纷怎么调?一直以来,马鹿沟边境派出所始终坚持把党的基层组织作为创新社会治理的“主心骨”,积极谋划开展“党建引领‘枫’帆劲”品牌,试点推行了“五边”“六队”工作理念,积极协调乡镇街道,推动10个警务室、16个警务站全面建设,全力推动12名党员社区民警兼任社区、村委会党支部副书记,实现基层组织建设与“一村一警一连”工作有机融合。积极发动辖区150基层党员、治安积极分子加入“义警”服务队参与社会综合治理,以村(社区)为宣传阵地,通过走村串巷入户,向群众宣传防火、防盗、防诈等安全知识和边境管理法律法规,不断提高群众法律意识,实现驻村民警既带头做事管事,又带动身边人群防群治,切实将党支部政治优势有效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优势,织密乡镇和村(社区)治安防控网,提高群众对平安建设的参与度和知悉度。

联合治理,“一村一警一连”形成山区警务“零距离”

社会治理重在治人,治人关键是治心。马鹿沟边境派出所针对辖区矛盾纠纷类型多样、情况复杂等特点,围绕“三零”创建要求,积极打造“社区(村)两委+网格+矛盾化解”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驻村民警“进得了门、谈得上话、交得了心、办得成事”的公信力作用,与村(社区)干部、群众中威信高、影响力强的人员共同担任调解员,有效延伸了社会触角,实现警务前移,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十八道沟村是马鹿沟边境派出所民警杨振的管辖村,成为该村村警后,杨振和警务助理、民兵连长刘玉新成为了“好搭档”。杨振不在村里时,刘玉新开展巡逻、反诈宣传、矛盾化解工作。6月底,杨振接到电话,十八道沟村里有两个村民因耕地占地问题引发争吵,甚至大打出手。接到报警后,正在值班的杨振立即将警情转给刘玉新,让其前期处置。接完电话,刘玉新叫上村干部、护边员一起控制住现场,耐心询问具体情况,从中了解矛盾产生的原因,通过温言细语的沟通将矛盾化解了,最终达成和解,握手言好。

“因为路程距离远,民警出警需要来回折腾多半天。担任警务助理的民兵连长第一时间就赶到现场,并很快化解了矛盾纠纷,这充分体现出他们群众基础好、综合素质高的优势。”马鹿沟边境派出所所长潘福伟对此深有感触。

对于单一纠纷,民兵连长能自己化解在当下的,主动联系村干部、有威望老人、治安积极分子等群体,依法依情、公平解决。对于复杂的纠纷,民兵连长与派出所、人民调解工作室联系,启动矛盾纠纷“公调对接”工作机制,把“贴心警务”“纠纷调解”“法律咨询”“案件代理”等多需求拧成“一卡通”,全面实现“治安防范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法律服务在一线、隐患消除在一线、法治宣传在一线”,及时、专业、高效地妥善排查化解各类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村一警一连”已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6起,实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治理格局。

脚板警务,“一村一警一连”打造服务群众“温馨港”

“以前办业务需要到所里,我们有的村子比较远,来回需要的时间很久,有时材料不齐,要跑好几趟。现在办事很方便,每个村都有我们派出所的民警,我们需要办什么业务,直接到村上的警务室就能办了。”村民潘继发激动地说着派出所为民服务措施这些年来的变化,“今年5月,我母亲年纪大腿脚不便,驻村民警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办证,还直接送到了家里。”

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百姓转。马鹿沟边境派出所针对辖区地貌沟壑纵横,80%的群众生活在山村,由于山大沟深、居住分散,出门办事不便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推行“背包警务”,将安全防范宣传资料、警民联系卡、人像采集白底布等物品装在警务背包里,随时随地为群众办“小事”、帮“小忙”,真正把派出所建到了群众家门口。同时,派出所倾力打造“313”惠民工程,与100名留守老人和32名学生结对认亲,持续开展电商培训、直播带货等活动,助力群众创利增收200余万元。积极推广“掌上警务”便民服务平台,打造“易”户籍365无休品牌业务,率先在全市开展交管业务办理工作,着力打造“群众家门口派出所”,使派出所成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第一站、宣传教育第一站、服务百姓民生第一站,打造出“枫桥式”社会治理新样板。

目前,“一村一警一连”共为群众提供各类服务帮助300余人次,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36件,解答群众咨询450余人次,帮助群众申办证照业务80余人次,收集各类社情民意信息47余条,有力推动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