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案件审结3500件、群众满意度99%,这位骑马去开庭的法官有何绝招?
时间:2021-08-10 18:53来源:内蒙古长安网责任编辑:刘鹏坤

图片

他,经常骑着马背着国徽去巡回审判;他,深耕基层审判事业31年,始终坚持奋斗在基层一线;他,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用真诚和智慧处理了一起又一起的案件。他的名字早已被当地群众所熟知,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民法官对人民司法事业的崇高信仰和无尽追求。他,就是全国优秀法官、前巴雅尔图胡硕法庭庭长那顺。

2021年,已退休的那顺同志被特邀在全旗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英模事迹报告会作报告,报告激励了广大政法干警永远守初心、悟初心、践初心,凝聚起了属于新时代政法干警的强大力量。

那顺,男,61岁,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人,中共党员,曾任扎鲁特旗人民法院巴雅尔图胡硕法庭庭长。曾荣获全国优秀法官荣誉称号,全国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法院党建工作先进个人,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十大法治人物”、全区优秀法官、办案标兵,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他理想信念坚定、忠诚司法事业,扎根基层38年,深耕基层审判事业31年,始终奋斗在基层一线,孜孜不倦地追求司法公正,始终如一的坚守司法为民,用真诚和智慧处理了一起又一起案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民法官对人民司法事业的崇高信仰和无尽追求。

坚定理想信念、忠诚司法事业

图片

那顺曾说:“虽然我年过半百,但对人民司法事业的追求和热爱仍是我奋发不息的动力。司法事业培养、造就了我,我为全心全意献身司法事业而骄傲!我常想,自己渐老的肢体、剩余的生命,就像灯捻儿上剩下的油,与其被挥发,不如燃烧自己,照亮周围。”2012年,扎旗法院开始将支部建在庭上,设立基层法庭联合党支部,那顺“自告奋勇”成为了第一任支部书记。他把党建与审判紧密集合,以党建工作推动基层审判发展,在辖区开展巡回审判方便当事人诉讼,开展送法下乡推动基层法治社会建设,开展送法进企业为地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坚持司法为民、心系草原百姓

图片

法庭管辖面积8000平方公里,南北长达100公里,农牧民居住分散,交通极为不便,有时为办好一起案件要连续几次往返调解,要赶上沙尘、雨雪天气,草原上的路大多无法行车,只有靠骑马或步行。那顺常说:“法官的承诺就要像板上钉钉子,再有困难也绝不能失言”,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为了和当事人的一次预约他常常会顶风冒雪、披星戴月。为方便牧民诉讼,快结案、办好案,那顺提出了“坚持巡回办案,以案划线,排队划片,集中人力携卷下乡,深入牧区、铺点,走一路审一线,就地收案就地开庭”的收结案办法,使便民诉讼驶入了快车道。这种巡回审判模式被总结成“巡、立、调、审、执、教”人民法庭巡回办案模式在通辽市基层法院中积极学习推广。

多年来,那顺一直把司法为民印刻在内心深处,他的心里始终装着他守候多年的草原百姓。2007年,那顺针对蒙古族当事人使用汉语言诉讼不便的实际,开发配置了蒙语诉讼软件。法庭采取“蒙汉双语诉讼、突出蒙语”的亲民工作方式,做到用蒙语宣传法律、开庭、记录、书写相关诉讼文书,为当事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保护了蒙古族群众使用本民族语言诉讼的权利。他时常为到法庭处理问题的困难群众送饭、给路费,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增收,在山地草原群众眼里那顺就是一位知百姓冷暖的“贴心大叔”。

忠实履职尽责、传递宝贵经验

图片

在那顺心中,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是天大的事。从事审判事业近30年来,他审结案件3500余件,无一件超审限、无一件违法违纪、无一名当事人缠诉上访。他所审结的案件调撤率在95%以上、巡回办案比重超过60%,群众满意度高达99%,他用公正司法的实际行动兑现着对宪法的庄严承诺。

那顺常说“开庭是手段,解决问题才是关键”,他坚持调判结合化解矛盾纠纷,注重以调解方式结案。他把蒙古族民族习惯和民族习俗礼仪与现代司法有机融合,尊重民生民本,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在实践中形成了具有蒙古族民族特色的“那顺调解法”,为通辽地区化解矛盾纠纷,丰富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创新了载体和途径。

2019年8月16日,内蒙古高院举办“全国优秀法官”那顺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那顺同志作报告并详细阐述那顺调解法。当前,那顺调解法被总结精炼成4句话80个字,即“换位思考缓和对立矛盾,将心比心增进心理宽容;释法明理阐明诉讼风险,调判比较促动利益衡平;因人而异注重主观感受,后果推演引入亲情教育;类案说法寻求调解契机,情法并重平息矛盾纠纷”。近年来,扎旗法院大力开展调解工作,通过综合运用那顺调解法,全院年均调撤率始终保持在65%左右,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保障了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严以律己用权、践行清正廉洁

图片

他常常告诫法庭干警,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政法干警,就要经受得起欲望和金钱的考验。要时刻律己修身,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只有这样才对得起党和人民的重托,对得起宪法法律赋予的使命,才能够承托起胸前的法徽,心中的天平。他对家属子女要求十分严格,面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诱惑考验,他始终坚持做人原则,珍视人民法官荣誉。多年来,他始终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使自己和家人以及身边的工作人员能够做到自重、自省、自觉、自行,无愧一名党员干部和人民法官的身份。

无私奉献大爱、发扬马背精神

图片

那顺同志把最深沉的爱,奉献给了国家和民族,奉献给了社会与群众,奉献给了人民法官事业。从意气风发的韶华到历尽风霜的岁月痕迹,那顺将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扎鲁特旗这片山地草原,被人民群众亲切的称为“马背法官”,草原牧民的“贴心人”、“主心骨”。2009年,那顺同志被通辽市委市政府评为使用蒙古族语言文字诉讼先进个人,2011年被内蒙古高院评为全区优秀法官、被通辽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被内蒙古高院授予“办案标兵”称号,2014年,被最高院评为“全国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个人”,被通辽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最美通辽人”,2016年1月,被内蒙古高院评为“全区优秀法官”,4月荣登全国“政法英模榜”,同年6月,被最高院评为“全国法院党建工作先进个人”,2017年,被内蒙古高院授予一等功,被最高院授予“全国优秀法官”荣誉称号。那顺同志的先进事迹先后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频道、人民法院报、内蒙古法制报、人民法治网、北方新报、通辽日报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内蒙古高院微信平台等多家电视媒体、报纸刊物和新媒体上宣传报道。2006年,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谢安山视察巴雅尔吐胡硕法庭工作时欣然题词“法庭楷模”。那顺同志创建的“巡、立、调、审、执、教”人民法庭巡回办案模式在通辽市基层法院中得到大力推广。2015年3月,通辽市中院作出全市法院系统向那顺同志学习的决定。2016年,那顺先进事迹被最高院、中国教育台合作栏目《法治天下》拍摄成年度党建专题片《老那来了》在中国教育频道法制栏目播出。2017年,被评选为内蒙古自治区“十大法治人物”,2018年1月份,那顺受邀参加了央视1套《欢乐中国人》节目“了不起的中国人”专题节目录制,讲述自己的法官经历。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超级大V法院行”活动,对那顺先进事迹进行了深度跟随报道,“马背法官,正是御风‘播法者’”系列报道累计传播达1.2亿次,充分展现了人民法院良好形象。2020年5月,共青团中央举办“让青春为祖国绽放”网上主题团日活动,自治区高院拍摄的五四精神传承有我,争当新时代马背法官的《马背上的法官》短视频在团日活动上播放,书写了扎旗法院年轻干警传承马背法官精神,寻找新时代属于自己的“马背”的故事。

长期工作在基层,那顺照顾家庭和家人的时间比较少,组织上也曾多次考虑调整他回院机关工作,但他总是难舍与基层群众的感情,多次婉言谢绝。那顺法官把最深沉的爱,奉献给了国家和民族,奉献给了社会与群众,奉献给了他的法官事业。

继续发挥余热、谱写奉献之歌

图片

2019年,那顺庭长退休。虽然离开了巴雅尔图胡硕镇,但他依然奋斗在为人民群众司法的第一线,现在的他,是扎鲁特旗人民法院嘎亥图法庭的一名特殊调解员,那顺庭长充分发挥自身熟悉法律法规、调解经验丰富的优势,选择继续扎根基层,发挥余热,为他心系的群众和热爱的家乡谱写奉献之歌。

图片

如今,扎鲁特旗人民法院在六处基层法庭建成6个那顺调解室,在院内设立若干“那顺调解岗”,并制作象征“倾情调解、构建和谐”的调解标识,号召全院干警用“那顺模式”为民服务,用司法的智慧与温情守护公平正义、化解矛盾纠纷,致力打造富含民族特色的“那顺”诉讼服务品牌。这既是对“马背法官”的精神传承,更是对那顺调解法的实践推介与广泛应用。

图片

从意气风发的韶华到如今历尽风霜的岁月痕迹。那顺将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这片草原,他时刻牢记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艰巨使命,一名人民法官的光荣职责。三十一载乡间路,他走得执着豪迈,六十余载人生途,他走得淡定从容。他像巍峨的特金罕山上的蒙古栎,坚韧挺拔、沐风栉雨,日夜守护着这片草原。

(来源:扎鲁特旗人民法院)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