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参与防疫119天,他如何成为守卫津门“小汤山”的“移动110”?
时间:2020-05-23 12:29来源:天津市公安局津南分局责任编辑:陈言

5月20日,津云新闻记者采访刘刚的时候,已是他参与疫情防控任务的第119天。回溯这段时间,“快”“严”是他对自己工作不变的要求。

刘刚是天津市公安局津南分局治安管理支队四大队大队长。在疫情期间,他作为公安津南分局疫情防控专班的牵头人、津南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联络员,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做出了突出贡献。“工作虽然存在危险性,但总有人要去做,我愿意第一个冲上去。”疫情防控任务启动后,他果断调整到战时状态,取消了原先和家人约好的春节计划。刘刚明白,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打响了。

天津市海河医院,素有“天津小汤山”之称,是我市新冠肺炎第一收治医院,坐落在津南区双港镇,公安津南分局自1月21日我市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收治住院后,也随之在这里驻守。“疫情初期,大家对这种病毒都处于未知的状态,提到海河医院,人们都会望而生畏。”刘刚回忆说,防止疫情扩散绝对不能有丝毫纰漏,在确定海河医院的E区大楼为“红区”后,刘刚和同事立即在这里进行值守。

“病房、楼外硬隔离护栏、医院大门口都要布置警力值守。”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刘刚穿起防护服反复对病患出入口、“红区”等重点区域进行勘查,“医院保安看着我们穿防护服都说是个新鲜事儿,我们也和医生护士一样了。”防护服、护目镜、口罩,刘刚把行头一样样穿戴整齐,“那些医生护士穿着防护服连着几小时不停抢救病人,实在太辛苦了。”穿着同样的防护服,民警与医护成了同一个战壕的战友,更多了一份彼此间的敬意与默契。

他笑了笑说,“不论是医护人员还是我们的民警进入‘红区’前,恐惧是很正常的,我先进去了,这种战胜恐惧的信念也会在战友们心里传播开。”

只有对周边的治安和交通秩序状况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做足应急预案,制定好巡控工作方案,才能确保了海河医院以及周边的绝对安全。“累,身体累,心里更累。”刘刚直白地表达了疫情前期的感受——紧张忙碌、四处奔波、电话不断、精神高度紧张。

十几个日夜,刘刚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困了就在一摞一摞的材料里趴一会儿,饿了拿一桶自己存的泡面吃一口,一天忙下来疲惫不堪。可当电话一响,他又义无反顾地投入新的战“疫”中。“正打着电话,还会有电话顶进来,一个接一个。”刘刚解释说,很多民警都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情况,无从下手,他是与市、区各个部门对接的联系人,一定要挑起这个担子。

医学观察点出现难题,找刚哥;隔离人员情绪波动大,找刚哥;街面有涉疫警情,找刚哥;有返津人员没有按规定隔离观察,找刚哥……“有事儿找刚哥”成了同事间的一句口头禅,公安津南分局的“移动110”成了他的代号。

后来,刘刚可以抽空回趟家看看,进门刚洗了澡,便又因为一起涉疫情警情被叫回了岗位。“现在看到来电话,免不了都会揪一下心,”刘刚说,“疫情防控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就算自己身体疲惫不堪,也会被心里的那份坚守推回到岗位上去。”

“涉疫情违法犯罪大多是哄抬物价。”刘刚坚持每天对涉疫警情进行梳理,“要主动出击,及时发现各类安全隐患。”他随时准备冲上去化解安全隐患。截至目前,刘刚参与查处各类涉疫情治安案件46起,依法行政拘留25人。

“非常时期,一定要非常认真。”刘刚一遍遍对同事讲解工作要点,都有些唠叨了——每个点位都要认真巡视,并及时记录。刘刚认为,在医学观察点,一些安全隐患,能够及时发现就可以及时有效地解决,一些小争执小矛盾,只要民警耐心劝说,都能够成功化解。

刘刚在家中排行老大,“我妈妈知道我爱吃饺子,几次包饺子都给我打来电话,可每次都失约了……”疫情发生后,刘刚和他的弟弟、妹妹分别走上一线,没有一人退缩,“我的孩子今年21岁,因为疫情还没有开学,这段时间也在社区做志愿者。”26年的从警生涯,他壮志不减,豪情依旧,敦实的身躯始终守护着这片他深爱的土地。

100多天来,嘴上习惯说“没事儿,我扛得住”的刘刚整个人瘦了一圈,但心里的成就感却满满当当,每当患者治愈出院、隔离人员走出医学观察点一遍遍对医护人员道谢时,也会对站地远远的刘刚和同事们竖起大拇指,“你们也辛苦啦!”这一刻,他为自己和战斗在抗击疫情一线的战友们感到深深自豪。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