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一位警察的爱有多深?这位因公牺牲的52岁民警用一生来告诉你......
时间:2020-09-30 19:09来源:正警事儿 微信公众号责任编辑:王晓蕾

北京朝阳门南小街,一座古香古色的四合院,北京市公安局东城分局朝阳门派出所坐落于此。

8月11日早上8时30分刚过,指挥室电台响起急促的铃声。

有警情!民警于连和与搭档迅速上车,赶往事发现场。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这是52岁的于连和最后一次出警......

2个小时处置,于连和突然感到“胸口疼”,暂时回到所里休息。

1个小时后,于连和的症状加剧,被紧急送往医院。

3个小时后,于连和抢救无效,因公牺牲,终年52岁。

今天,我们再次走进东城分局,走进朝阳门派出所,走进于连和的家,了解这名民警生前身后的故事。


他虽然是一名普通的基层警察,但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兢兢业业、倾情奉献,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有许许多多像他一样的人民警察,为建设平安北京、平安中国而努力奋斗。

“没有二话、没有怨言”

一心为民向忠诚

2月初,北京的天气依然寒风刺骨,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朝阳门派出所接到东四附近一便利店工作人员报警称,有一名体温39摄氏度的女子强行闯入便利店。于连和与搭档宋连山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刚开始,他们劝说高烧病人去医院就医,但这名病人口齿不清、精神恍惚,见到警察后撒开腿就跑,沿着东四南大街一直往南跑,奔跑方向是人员更加密集的王府井。

“说实话,面对这样的人我们也害怕,谁也不能确定她是不是新冠肺炎患者。如果真的是病人,那么她跑了将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宋连山回忆当时的情况,依然有些紧张。

从下午4点到晚上8点,尽管这名女子已经离开朝阳门派出所管辖地界,但于连和与宋连山一直跟随劝说,终于劝说成功,一起前往协和医院排查病情。警情处理完毕已是晚上9点,于连和与搭档都没有顾得上喝一口水、吃一口饭,人也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于连和与同事们马不停蹄投入到紧张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朝阳门派出所接到上级指令,抽调10名警察连夜去疫情现场执勤。无疑,这又是一项充满艰辛和风险的工作。“于连和没有任何怨言,没说自己年纪大,也没提自己上有老下有小、父母年纪大、怕父母担心一类的困难,他对组织的安排没说二话”,所长刘大鹏说。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以于连和为代表的警察们为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危,自觉把为人民服务的热度提升到最高,用大爱诠释着绝对忠诚。

“零基础、零问题”

一丝不苟向工作

在同事们看来,遇到危险迎难而上,不叫苦不叫累,努力把工作做到完美,这是于连和工作的常态。

今年5月27日,在东城区社保政务大厅内,一女子欲轻生。接到警情后,于连和主动请缨,与宋连山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在大厅里,一名女子持刀做着危险动作,围观的群众越来越多,女子的言行越来越激烈”,宋连山描述当时的情景。很快,于连和与搭档做了个眼神交流后,悄悄绕到女子身后。千钧一发之际,两人同时行动,于连和控制当事人,宋连山从前方夺刀,紧张的过程中,短短十几秒,虽然于连和与宋连山的手臂被刀划伤,但险情被成功化解。

这只是于连和从分局机关主动申请到派出所工作的一个缩影。25年从警生涯,他先后在北京站分局、东城分局工作。于连和的同事都说,他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勇于担当的精神。

在东城分局期间,于连和负责警务保障工作,小至分局各处所日常水电维修,大至派出所搬迁、办公区改造。同事都记得这位“管后勤的于连和”有一本视若珍宝的笔记本,详细地记载着基建维修项目的开展背景、工程进展、阶段性成果和每一笔经费支出。“做事一丝不苟、项目一个不落、经费一分不差”,东城分局警保处多位同志这样评价于连和。

2013年,于连和负责分局机关及全分局30多个派出所的营房基建及水电维修等工作,这些项目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工程实施复杂。而于连和对这些是“零基础”,几乎完全陌生。但他没有丝毫退缩,利用一切时间,恶补基建维修的各种专业知识,学习大量的相关法律法规,高质量高标准地推进各个项目。

“他经常加班加点啃各种资料,一个字一个字抠,一个环节一个环节钻,半年瘦了20多斤,有时候看他的脸颊肿得老高,说是上火了,但是输液后没有休息就直接投入工作,大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于连和的同事郑忠义说。

在东城分局工作期间,于连和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在他的一份三等功材料里,记者看到这样一组数据:“2015年为分局十几个单位改造了52个卫生间,10个浴室,解决了不同程度存在的感应龙头失灵,管道锈蚀供水不畅,下水管道漏水,墙面瓷砖损坏,电线裸露打火,卫生间厕位门变形脱落等各类问题。”

在诸如此类看似微小甚至不值一提的平凡工作中,于连和坚持不懈,把每件平凡工作做好做精,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据东城分局相关同志介绍,于连和前后经手的基建项目金额超过1亿元,但在之后的审计中没有发现一例问题。

“要帮助,找连和”

默默关爱向奉献

有一句话说“有困难,找警察”。在于连和的同事这里,他们说的是“要帮助,找连和”。

同事戴长海跟于连和相识多年,早在北京站分局时就是同事,他告诉记者,“于连和在家是好丈夫,在单位是好战友。”2015年的一个冬夜,一位同事接到家人的电话,说孩子发烧到39度。同事因执勤无法离开岗位,便向于连和求助。他二话不说,立刻赶到同事家,把孩子送到市儿童医院,一直照顾到后半夜,看到孩子没事才离开。

于连和对同事关怀备至的举动,每每提起总让同事暖在心里。

东城分局警保处副处长张新燕告诉记者,以前,分局值班室通往浴室的过道有个十几米长的拐弯,当时没有路灯,晚上黑漆漆的,不少同志特别是女同志从这里经过都很害怕。刚来分局工作的于连和很快发现这个问题,主动联系相关单位,帮忙安装路灯,还更换了浴室破旧的门和柜子,整个浴室焕然一新。至今,分局上下都为于连和的暖心之举点赞。

从2013年至2018年,连续6年全国“两会”期间,于连和都在驻地为代表委员执勤,担负着后勤保障的任务。多名执勤警察挤在临时小平房里,没有食堂,于连和一日三餐总是准时送达,不让同事饿肚子。不仅如此,为了让同事们更好执勤,他每次都贴心地给大家把饭菜盛好,节省打饭时间。看到大家早餐经常吃白水煮鸡蛋后,他立马找到八角桂皮等调料,自告奋勇地给大家煮茶叶蛋,帮助大家改善口味,当好“后勤部长”。郑忠义说,一想起在内蒙古大厦执勤的日子,就不由想起于连和亲手煮的“爱心茶叶蛋”。

然而,面对自己的任何困难,于连和习惯了从不抱怨,从不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也不给同事添任何麻烦。

回忆起跟于连和搭档的一幕幕,郑忠义的眼里含着泪花,他提到一个细节:“2015年‘九三阅兵’预演执勤,从不迟到的于连和来晚了几分钟。后来,我们才知道他的父亲生病住院了,他刚从医院赶过来。”

一声“警察爸爸”

点点滴滴向真爱

“下班没有准点,回家后经常累瘫在床上,有时直接就睡着了”,经常目睹丈夫的辛劳,妻子申玉清特别心疼。于连和是家里的顶梁柱,虽然工作很忙,但他始终牵挂着家里的老人、妻子和孩子,他像一棵大树一样,默默地把爱的养分传送给每一位家人。

于连和对家里的老人特别孝顺,每周都要抽时间去看望父母。为了更好地照顾83岁的岳母,他主动把老人接到自己家里。

“连和从不主动跟家里人谈工作的事,怕家里人担心。”5月底,妻子发现他的左胳膊上有道伤口,经反复询问才得知,他和搭档合力处置了一女子持刀欲轻生的警情。

从警25年,于连和几乎每个春节都在岗位上。尽管陪伴家人的时间很少,他依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每逢在家休息,他会主动买菜给家人包饺子,因为家人都很喜欢吃他做的饺子。妻子手机上至今保存着于连和拍的小视频:“你看,这是拌好的馅,有两种,面也和好了,就等你回来吃了”,言语中透着一丝得意,手机镜头扫过案板上摆的两碗饺子馅和一盆面团。

家里的孩子们通常把于连和叫做“警察爸爸”。回忆起跟于连和相处的各种情境,外甥女陈莹悲痛不能自已。在她看来,姨夫是个“外表硬汉,内心柔软”的人,他喜欢陪孩子们玩,但该管教的时候从不含糊,是个像“爸爸”一样的存在。

对于儿子于贵深来说,父亲一直是他的偶像,自己从小就因爸爸是警察而骄傲。于贵深含泪回忆起父亲去世前一天的情景。8月10日晚,在父子视频对话中,父亲对他说:“困了,累了,想睡了”。于贵深没有想到,这竟然是父子俩此生最后一次对话。

于连和的突然离去,留给了儿子刻骨铭心的遗憾:“一直以来都是父亲在补贴我,我还没有机会报答他,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在于连和离开的半个月后,悲痛仍深深地压抑着他的家人。于连和黑白灰的遗照被摆放在狭小客厅的桌上,旁边是北京市公安局颁发的“因公牺牲”证书,照片前还有他生前喜欢的黑色烟斗。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作为北京公安战线上的一名普通警察,于连和无怨无悔,以最平凡的姿态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书写了无名英雄的非凡人生,正如其挽联所言“爱祖国爱人民爱家庭”。

从这个意义上说,于连和同志是他自己,更是千千万万警察的缩影。他们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坚定履行警察的铮铮誓言,把人生做到极致,在平凡的岗位上尽情挥洒大爱、挚爱、关爱、真爱,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新时代警察故事......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