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放”和“管”两端发力!解读新时代商事制度改革的“东莞样本”
时间:2021-01-09 10:54来源:法治日报——法制网责任编辑:徐琢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巡礼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章宁旦

2020年6月,成立全国首个以探索市场监管领域共建共治为目标的联合性社会组织,着力打造协同监管工程升级版;7月,全面推进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探索校园食品加工智能巡检;8月,与京东签订合作备忘录,深化试验电商平台政企共治创新模式,为实现网络市场有效治理探路……

近年来,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商事制度改革的策源地,广东省东莞市持续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致力于将法治政府建设向纵深推进,商改与法治成为东莞的烙印和城市名片,为全省乃至全国贡献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东莞经验。

东莞市市场监管局局长陈锡稳介绍,自2012年以来,东莞以法治思维引领改革创新,坚持“放”和“管”两端系统设计:前端持续降低市场准入制度性成本,全面提升企业开办经营便利度;后端运用社会共治理念,构建“一平台三工程”市场监管体系,打造“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多方共治机制,使东莞成为全国商改机制设计最系统、机制迭代最迅速、机制闭环最完善的案例之一,为全国提供了新时代商事改革“东莞样本”。

前端

改革原创不断发展动能持续汇聚

在建设银行东莞分行营业部,市民林先生将身份证放在“银政通”智能服务一体机后,通过信息填报、刷身份证、刷脸等操作,10分钟就拿到了营业执照。“跑一趟银行就可以办妥企业注册、开户和代扣税收等业务,实在太方便了。”林先生感慨道。

2019年4月推出的“银政通”一体机,是东莞为市场主体松绑解套而推出的系列举措之一。在商事制度改革中,东莞始终秉承“改革就在以人民为中心的行动里”这一理念,不断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化水平。

陈锡稳告诉记者,从2012年5月开始率先启动商事制度改革后,东莞就探索试点“先照后证”、注册资本认缴制改革。2014年3月,全国商改全面铺开,东莞聚焦群众办事的堵点、痛点问题,持续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

针对创业者和新业态企业无固定办公场所的办照难题,创建集群注册登记模式,允许托管公司以自己的住所地址作为集群企业的住所登记办理商事登记;

创建“全程电子化+审批中心”登记改革,为企业提供透明、高效、简便的行政服务,实现了办照零跑动;

创建“银政通”开办企业自助服务一体机,实现商事登记、税务办理、社保登记、公章刻制等多个流程的业务整合与服务优化,实现从单一的办事窗口服务场景到全程电子化网上服务,再到银行网点办理的第三类场景服务。目前已在全市9家商业银行的177个网点部署应用,累计办理业务近3万宗。

《法治日报》记者注意到,东莞的全程电子化改革,贯穿了从企业设立前的咨询服务,到企业成立后的档案查询,从内资到港资,从单一商事登记到企业开办全流程,让“数据跑路”代替了“群众跑腿”,为广大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后端

监管系统设计共建共治渐成体系

“如果说商改的上半场是比谁放得宽,那么下半场就是比谁管得好。”陈锡稳说,2017年以来,东莞引入现代社会治理理念,通过打造市场监管协同创新平台和推进智慧监管、信用监管、协同监管三大工程(即“一平台三工程”),有效解决了改革后市场主体大幅增长带来的监管力量不足,以及监管理念、手段、机制滞后于便利化改革步伐等突出问题,为商事制度改革后市场监管格局的重塑和市场体系的构建探索出一条全新的路径。

依托全市社会服务管理“智网工程”的有力支撑,东莞以网格化监管为基础、以智网系统为调度、以智网终端为应用,建立了信息互通、统一调度、资源共享的基层综合监管新模式,网格员成为辅助市场监管的重要力量。

以学校食堂为突破口,东莞开发首个融合“边缘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的“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平台,充分发挥社会主体的辅助管理作用,构筑了食品安全防火墙。下一步,在总结“互联网+明厨亮灶”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还将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和拓展至电梯安全、食品溯源管理、药械安全、价格监管等其他应用场景,以互联网将监管部门和参与共治的多主体串联起来、形成闭环,使得参与协同的各个角色行为数字化、痕迹化并可记录、可应用,实现对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精准监管。

在推进信用监管工程中,东莞组建了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定企业信息公示和信用约束管理“两张清单”;开发“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工作系统,探索推进企业信用分级差异化监管,实现“双随机”抽查全程流程化、痕迹化;依托协同监管系统共享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信息,由市场监管部门牵头各部门对失信企业实施联合惩戒,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局面。

为了推进协同监管,东莞市场监管局与一线电商企业共同开发市场监管投诉举报快速处置平台和投诉举报异常名录库,探索与电商平台政企共治有效模式。

成果

商改特色鲜明改革红利充分释放

2019年10月,东莞市民服务中心正式启用。首期50个部门进驻,涉及包括企业开办在内的2711项事项,设置了270个窗口。市民服务中心依托各部门业务系统搭建全市统一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对各部门业务全面整合,实现包括企业开办在内的诸多政务服务“一窗通办”。

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环境,让东莞的开办企业办事从10多个环节缩短为3个环节,最快1个工作日可以完成企业开办所有手续。不仅如此,东莞上线企业登记档案网上查询系统,市民无须预约或排队,通过手机App“粤商通”,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授权可以查询该企业全部档案,未经授权可以查询企业不涉密及隐私信息的档案。

改革是最大动力,也是最大红利。8年来,东莞的市场主体也因此从56万增长到130万,其中企业从15万增长到60万,全市市场主体连续8年保持10万户以上的增长,初次来莞创业者每年净增逾10万人,东莞成为名副其实的活力之城、创业之城,市场主体、企业数量均位列全省地级市第一。

东莞探索先行的商事改革,连续3年开办企业便利度位居广东地级市第一;先后两次因成效突出获国务院督查激励。2020年8月,东莞入选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商改与法治成为东莞的烙印和城市名片。

值得关注的是,正是坚持以法治思维引领改革创新,东莞让法治成为市场最大的优势,实现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大力推动了市场主体有序健康发展:2019年,有3581家企业获评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017年、2018年两年,共有262家企业获评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企业”。

记者手记

正是因为前端准入和后端监管统筹推进、双向发力的做法,使东莞商改成为全国商改机制设计最系统、机制迭代最迅速、机制闭环最完善的案例之一,也使东莞的此项改革成为广东乃至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的一个典型范例。

从试点先行到全国样本,东莞的商事制度改革具有五大属性,也因此成为全国的范本:起步早,2012年推开,比全国提早了近两年,而且每年取得一两项新突破,持续性强;主动承担10多项全国、全省试点任务,因地制宜推出一系列特色改革品牌,原创性强;坚持放管并重,放权的同时,配套推进“一平台三工程”,打造与“宽进”相适应的科学市场监管体系,系统性强;以问题为导向,以人民为中心,改革接地气,可复制性强;遵循“局部试点—总结经验—立规推广”的思路,为顶层设计贡献了来自基层的实践经验,体现了东莞商改的特殊贡献。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