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一线工作法”咋工作?上海市杨浦区构建市域治理新模式
时间:2020-08-06 09:56来源:法制网责任编辑:高翔

堵塞积淤的下水管道被更换、坑洼不平的老旧马路被翻新、沿街餐饮店也不再是到处油腻……最近,上海市杨浦区鞍山七村居民明显感觉到周边环境的改善,无不竖起大拇指。其实,鞍山七村的变化正是杨浦区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市域治理新模式的缩影。

“习近平总书记在杨浦视察时指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我们把这一重要理念作为杨浦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杨浦区委书记谢坚钢说,“特别在市域治理过程中,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工作重心沉入基层、融入百姓,切实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不断探索‘中国之治上海实践’的新样本,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改善民生在一线

“天气转热,蚊子苍蝇到处飞、老鼠蟑螂到处爬,一开门就闻到一股恶臭,实在吃不消……”住在眉州路515弄合佳小区30号楼一楼的全阿姨对《法治日报》记者说。全阿姨家附近新建了一个高档楼盘,楼盘基本完工,却留下一座“垃圾山”迟迟不见清理,居民们反响强烈。

6月中旬,杨浦区领导下基层调研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召开协调会,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三驾马车”作用,协调职能科室、居委会、物业、开发商等多方寻找应对之策,并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将解决这一问题落实在了“最后一公里”。

近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垃圾山”已被清理干净,附近空气已恢复清新。

“老城区面积大,老龄人口多,这两大问题给杨浦的城市发展和市域治理带来诸多难题,为此,我们在上海首创‘一线工作法’,探索形成领导深入一线主动了解群众诉求、上下联动解决问题、评价评估考核反馈的工作闭环,使得很多老百姓普遍关注的老大难问题得到及时处理。”杨浦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程绣明告诉记者。

据了解,为充分了解民情民意,以开展“一线工作法”为抓手,全区27名局级领导干部与12个街道建立定点联系,定期到街道、居委会走访联系、听取工作、分析民情;处级领导干部每月到定点联系的居委会服务群众;147个机关、国企党支部与160余个居民区党组织、“两新”组织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1023名党员干部与全区困难家庭结对帮扶、助困助学。

与此同时,杨浦区还制定了目标考核、群众测评“双管齐下”的考核举措,在每年年初制定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目标书,承诺要办的实事,每年年底委托社会第三方以明察暗访、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等方式,对领导干部和街镇、部门工作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建立综合考评体系。

“不在一线,岂能感受百姓冷暖,创新‘一线工作法’,就是要让广大干部在一线直接听取老百姓的真实呼声,直接回应老百姓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知民情、听民意、解民忧,倒逼领导干部切实转变作风,提高依法行政自觉性,不断提升市域治理新效能。”杨浦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陆奕绎说。

警务改革在一线

一大早,两辆轿车因剐蹭停在路中间,后面排起了长龙。五角场环岛治安派出所民警王琪迅速赶到现场,车主见他不是交警,便皱起了眉头:“我们要等交警过来定责。”

“我是杨浦区一线综合执法民警,这起交通事故由我负责处理,请你们配合。”王琪解释说。

固定现场、记录证据、开具责任单……王琪业务娴熟,一气呵成。

“放在以前,这样的交通事故只能由交警负责处理,如果遇上交警警力不足,车主恐怕还要在马路上僵持不下,人为造成交通拥堵。”王琪说。

“上海作为超大城市,警力不足是常态,要确保城市交通顺畅、长治久安,我们就必须通过重新规划、合理配置,让有限警力发挥更大效能。”五角场环岛治安派出所所长朱勇俊介绍道。

今年1月起,杨浦公安分局统一部署,在全区全面实施一线综合执法勤务改革,实现多警种融合,近150名交警被分派至14个派出所,交警、巡逻民警、社区民警被统称为一线综合执法民警,工作职责也相互融合,最大限度实现基层警力统筹配置、警务资源高效运作。

“一线综合执法勤务改革彻底打破以往基层民警‘一人一岗一分工’的备勤常态,实现了一线执法力量的有效统筹。”杨浦公安分局政委瞿炜说,“这一执法模式推行后,我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最高效处警,积极回应老百姓紧急求助,高效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极大改善了人民群众对警务工作的体验感。”

据悉,杨浦警方将执法民警划分为一线综合执法和后台专业执法两大类。派出所接到警情后第一时间就近派单给一线综合执法民警,并依据不同的紧迫性和复杂度,由后台专业执法民警梯次递进支援,解决现场执法一时难以解决的难点问题。

几名一线执法民警告诉记者,自从勤务新模式推行以来自己要管的事情变多了,但通过多警种配合执法,勤务效率反而得到提升。以新华医院周边为例,今年1月以来,行人乱穿马路、非机动车乱穿行、非法客运等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道路拥堵指数环比下降13.1%,街面见警率、民警管事率有明显提升。

在杨浦公安分局局长陈志康看来,人民警察为人民,杨浦公安的任何改革和创新都必须以人民为中心,把麻烦和劳累留给自己,把方便和平安送给百姓。近年来他们通过智慧公安建设、一线执法勤务改革,不断提升警务效能,给市域治理注入全新血液、贡献全新样本。

法治专员在一线

下班回家的金小姐偶遇邻居家的柴犬有些害怕,但看到狗主人牵着狗绳,便安了心。

遛狗不牵绳、随地大小便一直是城市治理的一大“难点”,在杨浦区海杨小区的公告栏里,记者看到了一份《海杨居民区文明养犬公约》。

律佑社会治理法律服务中心的社区法治专员季凤仙全程参与了公约的制定。她说:“以前依靠居委会来阻止各种不负责任的养狗行为,但往往事倍功半。后来我们意识到,只有发动居民自治共治的积极性,才能从源头解决问题。”

如今,海杨小区已形成了自觉文明养犬的大氛围,狗主人自发成立犬主自治会,各自组建养犬微信群,每日通报文明养犬情况,实行网格化管理,犬只管理难题最终得以解决。

“近年来,杨浦区致力于提高社区治理社会化、法治化、专业化水平,推动自治、共治、法治‘三治’融合,创新实践社区法治专员制度实现全区覆盖,形成了一套具有社会化特质的组织形式、管理模式,为进一步推进强有力的市域治理奠定了基础。”杨浦区司法局局长陆静说。

据了解,杨浦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培育了5家法律服务类社会组织,并由这些组织招聘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使得退休法官、退休检察官和退休民警成为社区法治专员,给基层提供综合型、复合型的法律服务。

与志愿服务性质的社区法律顾问不同的是,社区法治专员拥有明确的工作机制,每个居委会至少配置一名,每个月定期到社区值班两次,总时长不超过8小时。即使在非值班时间,社区法治专员也保证随叫随到。

杨浦区司法局副局长白骏说,法治专员的联系方式都公示在社区里,方便居民联系,法治专员还与社区民警达成联动机制,当遇到110非警情纠纷时,法治专员可以将矛盾纠纷化解在一线。

此外,法治专员还肩负普法重任。截至目前,杨浦区共有超过160名签约社区法治专员,累计举办法治讲座600余场,为居民解答法律咨询6600余件。民法典正式颁行后,社区法治专员还将开展一系列民法典讲解活动,培育社区居明依法守法的法治思维。

“要加快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就要推动工作重心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更好地为老百姓提供精准化、精细化的服务,从而可以充分运用人民智慧和人民力量,依靠人民、服务人民,使得市域治理更具总体性和互动性。”杨浦区委副书记、区长薛侃说。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