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智慧法院建设一年间:跨域立案服务在全国中基层法院全面实现
时间:2020-05-25 10:26来源:法制日报责任编辑:高杨清

□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 于澄 见习记者 赵颖

近年来,随着智慧法院建设全面提速,人工智能与法院工作深度融合,全国法院信息化水平已经站上更高起点。

5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主任许建峰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介绍了去年以来全国各级法院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思维,在全面深化智慧法院建设征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疫情防控期间智慧法院建设成果红利得到充分释放,为推广和规范在线诉讼工作、助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司法为民智慧法院成果丰硕

记者:请问2019年智慧法院建设工作取得了哪些瞩目的成绩?

许建峰:2019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智慧法院建设之年。全国各级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智慧审判、智慧执行、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建设,全面深化智慧法院建设,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通过一年努力,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例如,中国移动微法院上线运行,展现了一站式、便捷化、灵活扩展的移动诉讼服务能力,成为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院均已开通移动微法院并上线运行,跨域立案服务在全国中基层法院全面实现;坚持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建成以诉讼服务指导中心为牵引的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实现了网上全流程诉讼服务办理跨越式发展,为法院解纷、为群众诉讼提供了极大便利;持续推进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是最高人民法院从2016年开始在全国法院系统大力推动的一个智慧法院建设重点工作,2019年取得实质性进展,全国已有3255家法院建设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系统,占全国法院总数的93%,全方位提升审判智能化水平。

同时,在全国率先建立人民法院统一的司法区块链平台,合计上链数据超过3.27亿条,对国内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起到引领作用;高质量完成140份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多篇报告报党和国家领导人参阅,彰显了司法大数据研究在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发挥的重大作用;加快攻坚完成集展示、实验、研发为一体的独立式、国际化、智能化的智慧法院实验科研基地建设,最高人民法院智慧法院实验室建成启用,进一步改善了智慧法院建设领域的研发环境和科研能力;去年10月,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中我国营商环境排名跃居全球第31位,其中体现司法制度与工作机制的“司法程序质量”排名第一,评价民商事司法制度与法院工作质效的“执行合同”排名第五,这与人民法院信息化工作建设密不可分,反映了中国法院在司法质量、效率、透明度和公信力上取得的长足进步,这既是司法改革作出的重大贡献,更充分体现了智慧法院建设的重要成就。

抗击疫情彰显智慧法院担当

记者:疫情期间,智慧法院成果运用情况如何?

许建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全国各级法院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最高人民法院印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加强和规范在线诉讼工作的通知》,指导全国各级法院充分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将诉讼服务从“线下”搬到“线上”,广泛运用网上开庭,及时有效处理了大量案件,既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又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为全面落实疫情联防联控措施,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聚集,满足当事人疫情防控期间诉讼需求,全国各级法院积极引导当事人开展在线诉讼活动,让当事人在疫情防控期间体会到安全、便捷的诉讼服务。2月3日至4月30日,全国法院共立案557.9万件,其中网上立案占24.37%,较去年同期增幅为24.82%;开庭151.1万场,其中网上开庭占16.60%,较去年同期增幅为943.72%;调解156.3万件,其中网上调解占37.84%,较去年同期增幅为355.26%;全国法院网上缴费120.6万次,占总缴费次数的36.75%;电子送达446.4万次,占总送达次数的40.65%。

在此期间,最高人民法院组织研发的“中国移动微法院”作用凸显,为社会公众提供了“全链条”“一站式”移动电子诉讼服务,包括网上立案、多元调解、网上送达、线上质证、移动庭审、见证执行、司法公开等功能。2月3日至4月30日,全国法院利用移动微法院网上立案52.3万余件,占网上立案的比例为38.47%;利用移动微法院网上开庭1.5万余件,网上调解3.9万余次,网上证据交换3.9万件,电子送达67万余次,跨域立案1万余件,为切实解决异地诉讼不便等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持。

为在疫情期间有效推进执行工作开展,最高人民法院印发了《关于做好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间执行工作相关事项的通知》,就做好疫情期间执行工作提出10条具体措施,各级法院按照工作要求,充分利用多种线上方式,依法审慎开展执行工作,确保疫情防控不松懈,执行工作不停步,最大限度保障当事人胜诉权益。

2月3日至4月30日,在执行查控方面,充分运用“总对总”“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开展线上保全查控,最大限度减少集中执行行动和外出办案。全国法院进行网络查控3亿余次,冻结金额863.2元。在信用惩戒方面,全国法院公布失信被执行人53万人,限制891万余人次购买飞机票,限制1.3万余人次购买列车软卧等火车票,有效破解了规避执行的难题。在网上司法拍卖方面,全国法院全部采用网上司法拍卖,网络拍卖15.4万余次,成交额594.6亿元,标的物成交率56.36%,在高风险的司法拍卖领域实现了违纪违法零投诉。

全国各地法院积极行动、主动作为,创新在线诉讼服务手段服务人民群众,涌现出一些代表性的做法。在网上立案方面,山东东营中院通过法院电子诉讼服务平台或山东移动微法院,对网上申请立案的,立案庭安排专人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当天予以立案。同时,网上交费、退费、律师阅卷、司法鉴定等,全部实现网上办理,有力维护了当事人的诉讼权益。在网上开庭方面,北京法院迅速部署北京法院互联网庭审系统,支持全市法院借助“云法庭”进行远程审判。江苏南通法院四点连线,无接触审理全国首例防疫物资诈骗案。青海全省55家法院各安装了一套互联网法庭,疫情期间,多家法院组织当事人、律师及检察官等依托互联网法庭参加庭审。在网上执行方面,广东省东莞市第一法院推出“微信刷脸线上退款”,申请执行人无需到庭,仅凭法院的短信邀请码登录系统微信小程序进行人脸识别,即可收到法院转账划付的执行案款。湖南株洲荷塘区人民法院开启“云执行”模式,网上发放涉农民工工资890余万元,及时为焦急的农民工兄弟送去温暖。在网上缴费方面,2月5日,上海法院缴纳诉讼费通知短信升级版正式上线,在上海全市法院全面推开。通过上海高院新开发的功能,上海法院立案窗口通过在线发送电子缴费通知的链接至当事人预留手机号,当事人在接收短信通知后,仅需打开链接,即可选择线上方式完成缴费手续。在网上调解方面,河南省唐河县人民法院于1月31日调整诉讼服务和信访接待方式,依托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成果提供在线起诉、受理、调解等服务,确保疫情防控期间诉讼服务“不打烊”。

展望未来智慧法院任重道远

记者:请谈谈下一步智慧法院建设的工作计划。

许建峰:在智慧法院建设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其中,一些法院信息化发展还不平衡,有一些功能在应用上还不够便捷,智能化水平有待提高。针对这些问题,2020年,全国各级法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决策部署,紧密围绕全面深化智慧法院建设目标,重点做好下面十个方面工作:

以编制“十四五”规划和信息化总体设计成果落地为重点,强化人民法院智慧法院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为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以办案平台升级改造为重点,提升智慧审判实用性和智能性。以智能化为导向,完成多项智能辅助办案功能上线。以移动微法院和“两个一站式”优化升级为基础,全面推广电子诉讼深入应用。以升级完善各类司法管理平台为抓手,强化智能审判、智慧执行、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全面提升智慧管理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诉讼服务。以建设完善人民法院大数据管理和知识服务平台为核心,努力提升司法大数据服务水平。今年,要把司法大数据的管理和服务,向司法大数据和知识管理、知识生成、知识服务进一步提升,让大数据进一步成为司法人工智能的重要资源。以云网一体化强化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增强人民法院基础设施保障。以强化质效型运维和提升法眼平台智能化水平为目标,加强智能化运维服务保障能力。以信息安全等保和分保全面覆盖为目标,全方位保障人民法院信息网络安全。建立健全信息化人才专业技术职务通道,努力解决人民法院信息化人才流失问题。

新的形势催人奋进,新的征程任重道远。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智慧法院建设,为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实保障,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